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西南水稻田危机:水改旱增多破坏抗灾能力和生态环境

2015年02月25日 08:55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

  我国西南地区随处可见的水稻田正在遭遇危机,“水改旱”增多,撂荒增多,数量持续减少。这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更重要的,水稻田在西南地区还是巨大的水源涵养地,它的破坏对农业抗灾能力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不小隐患。

  种植面积下降

  西南地区(主要包括云贵川渝)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之一。据2014年重庆市科协科技思想库调研项目对西南水稻田利用状况的调查,西南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4%,常年种植水稻6700万亩左右,年产量3000多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6%左右,是西南地区主要口粮来源。

  项目课题组组长、重庆市农学会会长张洪松说:“据初步测算,西南地区现有水稻田蓄水量约100亿立方米,是巨大的蓄水池和滞洪库,不但能涵育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冬季蓄水还能缓解初春干旱,有效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和次年粮食生产。”

  近年来,西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下降、改旱和季节性撂荒等问题日渐严重。“不少地方将城镇化建设重点布局在优质稻田密布的浅丘平坝地带,耕地占补平衡中普遍存在‘占稻田补坡地’的现象;一些城市资本下乡项目将生产条件好、设施配套的稻作区改种经济作物。”张洪松说。

  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2年,西南地区稻田面积多年平均为6752万亩,比上世纪80年代平均面积减少了506万亩,而同期全国稻田面积保持基本稳定。与此相对应,2003年至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长36.9%,其中稻谷增加27.1%,而西南四省市稻谷总产仅增长0.55%。

  重要的天然湿地

  水稻田的作用还不仅仅在提供农产品。“冬水田是水利工程缺乏、灌溉条件不配套的西南丘陵山区一种有效的稻田耕作制度。在春耕时节,除保本田栽秧外,还有多余水供其他农地使用,是一个低成本的抗旱‘蓄水池’和天然生态湿地。”农业部水稻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熊洪说。

  所谓“冬水田”,就是一些有条件的水稻田在水稻收割后,蓄秋雨过冬,为西南地区农民所一直采用。然而近年来,由于劳动力缺乏等因素,一些地方水稻收获后秋季不翻耕、不蓄水,影响水稻适时栽插,最终选择“以水改旱”,造成冬水田面积逐年减少。

  以重庆市为例,1996年冬水田面积为543万亩,约占全市稻田面积的45%,目前冬水田面积已不足300万亩,近一半成为干板田。2006年以来,西南不少地区连续发生严重春旱,除了气候异常、农田水利建设欠账等原因,原本作为“保水库”的冬水田没有得到较好的维护和整修,削弱了农业抗旱能力,破坏了农业生态平衡也是重要原因。

  此外,在专家看来,水稻田不仅提供了当地最重要的口粮,维护了生态,还有文化传承的功能。例如,稻作梯田是我国西南传统农耕文化的伟大创造和典型代表,梯田在山岭重丘间星罗棋布,在漫长农业发展史中,积淀了丰富的稻作文化内涵。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原校长朱有勇说,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为例,其天然景观、农耕活动、民俗习惯等结合形成的民族特色文化,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对普及农业知识、引导人们保护耕地、保护民俗文化都有积极意义。

  亟待更多关注

  虽然水稻田对西南地区意义重大,尤其在生态环境方面,但当地农民对保护水稻田却没有什么积极性。因为总体来看,西南丘陵地区稻田生产条件较差,种植效益并不理想。

  张洪松说,西南地区人口众多,农地资源相对稀缺,户均稻田种植规模小。以重庆为例,2013年末,重庆农民户均耕地面积5.4亩,其中水田不足2.3亩,较全国平均水平低40%。加之家庭联产承包时普遍按质承包,即“好坏搭配、远近搭配”,导致土地更加细碎,阻碍了土地规模经营,不利于稻田资源保护。

  据调查,重庆市坡度大于6°的水田占比近70%,其中,大于15°的超过20%。“在丘陵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需要大量调整田型、移动土方,对道路、渠系等进行配套,无论工程量还是成本都数倍于平原地区,而我国的国家投入标准往往以平原为参照,基础设施改造难度极大。”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教授说。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稻谷产出看做水稻田的唯一功能,而忽视了其背后重要的生态功能,因此对水稻田的减少重视不够。专家们建议,在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要蓄滞洪区,应开展稻田生态补偿试点,激励农民保护稻田资源,以更好地实现其农业、生态等多方面效益。(半月谈记者 李松)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