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走近中山站气象员:南极气候变化的记录者

2015年03月04日 10:4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下午4点,中国南极中山站气象员沈辉准时来到中山站通信室,与“雪龙”号随船气象员进行每天一次的天气形势会商。自从“雪龙”号春节前再返中山站卸货以来,天气会商就是船站之间每天雷打不动的议程。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恐怕已经没有多少地方还像南极一样,人类活动完全要看老天爷的“脸色”行事。

  被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一年中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都刮着七八级大风。科考队第二天能否正常卸货、野外作业能否顺利开展,全都依赖气象员的天气预报单。

  沈辉的办公地点位于中山站站区西北面山坡的气象栋,这座由集装箱改装的办公室是中山站年代最久远的建筑之一,在这个总面积不到20平方米的铁皮屋里,中国人对东南极地区的气象观测已经持续了26年。

  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的有关要求,中山站气象员每天要在世界时的0时、6时、12时和18时分别进行一次地面气象观测,并将数据资料实时传入世界天气监视网。因此,沈辉和他的两个气象组同事要轮流值班,每隔6小时上传一次气象数据,风雨无阻。

  “现在有了电脑和网络,我们的工作已经简化很多了,过去中山站气象员都要手工观测,通过短波电台喊话,那才叫辛苦呢。”沈辉说。沈辉这个月值夜班,日前的一天晚上10点半,记者和他一起来到气象栋,即便已“全副武装”,刺骨的寒风依然穿透了厚厚的“企鹅服”。

  在略显拥挤、陈旧的办公室里,大大小小摆着近十个闹钟,记者不解地向沈辉询问,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这些闹钟都是历代中山站气象员们留下来的,用来提醒准点发报。话音未落,所有闹钟同时铃声大作,唱起各个年代的流行歌曲,小小的房间里一时好不热闹。

  中山站气象员的工作并不仅仅是气象观测和预报。作为南极气候变化的记录者,他们还要对臭氧层、大气成分等重要气候参数进行观测记录。有关数据目前已被世界气象组织的南极臭氧公报采用。20多年来,中山站的温室气体观测和海冰海温观测为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研究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气象栋的资料柜里,一份泛黄的手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1989年中山站建站后的首份气象资料。从手写记录单到电脑打印纸,每一任中山站气象员都小心地保存着中山站站区每一天的气象数据,26年来从未间断。“这是一本记录南极气候变化的‘史书’,我的职责就是将它传承下去。”沈辉动情地说。(记者白阳)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