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成龙“裸捐反悔”背后有大议题

2015年03月10日 14:17 来源:武汉晚报  参与互动()

  两会在共商国是之余,还会传出一些八卦新闻。香港艺人成龙近日在参加全国政协文艺界别联组讨论会时,被记者追问“裸捐反悔”一事。成龙边走边回答:“我已在网上发表过声明,说的很清楚了。”但记者四处寻找和求证,都没有找到这个声明。国内富豪的“裸捐”话题,由此又被激发了出来。

  守信和人情

  资产据说超过20亿人民币的成龙,曾在2011年宣布,死后财产全数捐出,不给儿子留一分钱。但是前段时间成龙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改口称:“(家产)不留给他留给谁?全部都会留给他,他是我儿子,我是他老爸,不能改变。”

  当“反悔裸捐”成为热门话题之后,成龙又说“我说出的话,一定会承认,不会后悔,十几年前我已经把一半身家给了基金会。”

  其实无论成龙最后怎么做,都可以用网友的话来评价:财产捐出去是义举,留下来是人之常情。当然在重视公信与法治的社会,一个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是不能信口胡言的,这样不仅是在毁坏自己的形象,也是误导人们把慈善当成儿戏。作为旁观者,我们不可能要求成龙“裸捐”,也没有办法去约束或检验他是否说到做到,只能说社会乐见有能力的人士为慈善尽力,而“裸捐”无疑是最刺激眼球的一种方式。

  “裸捐”不是一捐了之

  西方人有句话叫“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中国人似乎没有这个传统,最怕的反倒是“钱还在,人没了”。美国富豪比尔盖茨、巴菲特、迈克尔·布隆伯格等人,都是拟定身后把全部财产捐赠公益的著名例子,近两年中国竟也出现了一些效仿者。

  比如蒙牛创始人牛根生,这是基本完成了资产捐献的;还有陈光标和爱国者总裁冯军,这是要等到“人走了”才能实现的。与牛根生转做专职慈善不同,后二者都是在2010年受到了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中国慈善之旅的感召,才做出“裸捐”的宣言。不管怎样,国内富豪在“裸捐”的道路上也算走在了世界前列,甚至还要去游说国外的富人。

  这时候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的声音就显得有点特立独行。他说,中国目前不具备裸捐的条件。因为国内规定,公募基金用于公益事业的支出,不得低于当年收入的70%。“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资产全捐出来,那当年花掉70%,这钱大约三年就不见了。”而美国规定每年只需花出5%的钱,剩下的95%可以用来投资,使慈善本金不断放大,从而滚动增值,继续做慈善。

  也就是说,捐钱很容易,但怎样实现慈善基金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还没有答案。

  富豪的钱跟你我何干?

  《参考消息》曾报道,比尔盖茨“裸捐”在美国完全波澜不惊,因为他们有相应的文化和成熟的制度去处理这个问题。可富豪手中的巨额财富,在有的地方却会造成很微妙的社会心理。李连杰也说,关于富人对财富的把握,不能简单用黑白去回答。

  2012年郎咸平写了一篇文章,叫做《为什么中国的亿万富翁不会裸捐?》。其中谈到中国企业家的钱财要留给家人和家族,“我们虽然不捐钱,但是也帮国家省了不少钱”。也就是说,富豪的钱捐不捐、怎么用,首先是人家的自由,其次背后也有着必然的逻辑,不是想学就学得来的。

  成龙20亿“裸捐”了,跟你我能发生什么联系呢?郎咸平举了一个例子,他说1999年到2012年全国红十字系统共筹集了15亿元的款物,对5000多万灾区群众进行了救助,算下来一个人接受的救助是30块钱。这样的慈善效率,恐怕不是我们想要的,也不是“裸捐”的初衷。所以关心富人是否出尔反尔,不如多亲身参与慈善,关心一些需要改进的实际问题。(林坤)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