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医院告别“逐利”仅有财政投入还不够

2015年04月03日 09:06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

  4月1日,习近平主持深改小组会议,通过医改意见。会议强调,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4月2日《新京报》)

  让公立医院告别“逐利”、回归公益性,让公众不再看病难、看病贵,一个显见、公认的路径是:加大财政投入,对医护人员强化财政“供养”,而不是听任医院走市场化路子。假如财政不投入或投入少,又不让医院“逐利”,没有经济的支撑,医院必然难以为继,无法保证医院正常运营。

  多年来,我国医疗投入我们的确欠账太多。有数据显示,目前医院90%-98%的收入靠医疗收入。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褪色,必然导致公众“看病贵”。这也恰是医改的难点和重点,医改是否成功、深入民心,关键在于财政投入是否充足、到位。但是,公立医院告别“逐利机制”,仅有财政投入是不够的。否则,这次医改有可能还会半途而废。

  首先,民众“看病贵、看不起病”,病根在于药价贵。药价贵,贵就贵在药品流通链条长,中间环节多,“食利”者众,关关加码,层层剥皮,各种“明扣”、“暗扣”和提成吞噬药价利润,让药价自然一路飙升。也就是说,医院即便告别“逐利”,但高价的药品摆在医院和药店里,公众“看病贵”的难题依然难以破解。就此而言,药品价格如何“普降”且大幅度下降,也是行政部门所要亟待破解的难题。

  其次,医疗腐败不诛除,医院告别“逐利”将徒有虚表。医疗腐败的表现形式不少,如收病人的“红包”,在医药代表手中拿“回扣”,或是在诊疗过程中拿“提成”等,凡此种种中饱私囊行为,无疑会将这些费用转嫁到患者身上。如此,财政投入不少,而医疗腐败却不能遏止,最终倒霉的还是公众,这显然与医改初衷南辕北辙。

  让医院告别“逐利”,其政策指向,归根到底是解决公众“看病贵、看病难”这一痼疾。可见,加大财政投入,让医院不再“逐利”,必须辅助于降低药价和摒除医疗腐败,且要齐头并进,一揽子解决,如此医改才能真正泽润公众。

  摒除医疗腐败,除了完善制度设计、依法惩治外,关键在于整治要动真格,只有违规违法成本让人不敢也无法承担时,才能威慑更多的医护人员,不敢再借助过度检查、过度医疗和开大处方等形式攫取患者的救命钱。(惠铭生)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