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摘下“道德眼镜”看“区伯”

2015年04月03日 13:28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

  一个人私德上的污点无妨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在公共领域里,现在像“区伯”这样的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如果我们对有志于公益事业的人都求全责备,反而会让更多的人因为感受到压力不敢出面。

  以监督公车私用出名的广州市民“区伯”区少坤,昨天凌晨走出了长沙看守所。在接受采访时,区伯坚称自己并没有嫖娼,而是中了“圈套”,并提出了很多细节加以佐证。既然当事人不服气也不回避,长沙警方又声称有“确凿的证据”,那么就应该及时作出回应,用事实真相给公众一个交代。

  不过,不论是被设套还是真嫖娼,“区伯”本人在私德方面确实沾染了污点。现在的问题是,公众怎样看待区伯之前监督公车的行为,如果今后区伯还继续监督公车私用,又会迎来旁人怎样的眼光。

  通常而言,被贴上“作风问题”标签的人就真的“臭”了。那些私德方面的污点,尤其生活作风的污点,经常会让当事人声名狼藉,就连他曾经的正义行为似乎也变得虚伪不可信。正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说法,泛道德化看问题,私德公义就会混为一谈,私德上的不严谨也往往成为一些公众人物的“死穴”。即便“区伯”本人在潜意识里也是这样看待问题,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区伯”在与记者通电话时,坚决否认嫖娼一说,“因为嫖娼后就没脸啊,以后就不能监督了。”在社会上,不乏这样的前车之鉴。就拿“大V”薛蛮子来说,出事之前常常给年轻人煲点“心灵鸡汤”、谈谈公益理念,出事之后就自觉转型,只发些财经类的消息。现在也有很多人表示担心,经历此番长沙之旅,“区伯”将不再是那个敢作敢为的“斗士”了。

  很多人坚持要给“区伯”讨个清白,就是不愿看到“区伯”就此消沉,但这种心理恰恰也反映了他们内心深处依然有泛道德化的评价标准。无论“区伯”有无嫖娼,他之前监督公车私用的行为都值得肯定和鼓励,即使他现在有了私德上的污点,仍然无妨他继续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做有益于社会公益的事情。在公共领域里,现在像“区伯”这样的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如果我们对有志于公益事业的人都求全责备,反而会让更多的人因为感受到压力不敢出面。毕竟,这个社会常人多,而完人少。

  “区伯”能否洗清“嫖娼”的过失,最终还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支持“区伯”监督公车私用的人也不必太纠结于“区伯”的一时冲动。一失足未必都是千古恨,走出看守所的“区伯”其实还可以像以前那样,做一个让公车私用者望而生畏的老人。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公众能否摘下“道德眼镜”看“区伯”。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