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聚焦抗战记忆:中俄混血女孩劝降日军遭不幸(2)

2015年05月04日 11:01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一座负隅顽抗的最后堡垒

  绥芬河镇子不大,俄罗斯人都相互认识。嘎丽娅人品出众,大家都认识她。

  3年前,嘎丽娅从露西亚俄侨学校毕业,会俄语、汉语。由于1933年日军侵占绥芬河,推行奴化教育,不论中国学校还是俄式学校都增设日语,嘎丽娅的日语成绩也很好。

  那是一个乱世,世界云波诡谲,边城冷暖先知。早在1932年,日本就有计划地向中国东北“实验移民”。大量增加的“开拓团”作为准军事组织,绝大部分部署在东北抗联游击区和漫长的中苏边境。

  伪满时期,绥芬河设立有伪街町公所,由日本人担任街长。相应的机构也大量增加,日本宪兵队、伪警察队、铁路警事队、特务机关鱼龙混杂。越来越多的日本侨民出现在镇上。

  当密集的炮声传来,街市的地面沉闷地震动,镇上的日侨感知大战将临。随着几场小规模战斗溃败,驻扎的部分日本武装乘汽车和火车逃往牡丹江。遗落在绥芬河的日侨等在一片惶恐中,所能想到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号称“坚不可摧”的天长山要塞。

  驻守要塞的关东军精锐几年前已调往太平洋战场,但仍留有不少驻军。他们依赖牢固的工事,囤积着大量战略物资,宣称足以困守1年以上。宋国栋老人的一位日本邻居,在国道局开轧路机,他亲手掐死了妻子和两个孩子,自己仅拎了把斧头上山。

  更多的日侨匆忙带好干粮,陆陆续续往山上跑。最后一任街长爱甲嘉津磨组织了150名日本妇女、儿童、老人及200名在乡军人逃向天长山要塞。

  有资料显示,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绥芬河临时混编的留守日军加上伪警、宪、特人员,抵抗兵力大约2500人,但轻重武器的配备并未减少。凭借“北满永久要塞”据守自保,2500兵力足以抵抗3万多混合兵种的进攻。

  苏联红军攻击天长山的尝试遭遇了要塞猛烈还击。苏联红军只好暂时封锁天长山,机械化部队在集结,坦克整装待发,重炮阵地部署完毕,调准炮位。

  强攻意味着伤亡,也意味着殃及平民。与此同时,战机不容贻误,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绥芬河战局,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主动。

  一个平静的生死抉择

  场景再次拉回苏联红军在绥芬河的临时司令部。一位苏联红军军官冷静而迫切地问谁会说日语。所有的视线一下子聚焦在嘎丽娅身上。

  劝降日军是当时非常现实的考量。嘎丽娅跟着军官勇敢走进屋子的时间是8月11日。而在中国时间8月10日傍晚,日本方面已决定投降的消息通过无线电波传遍了世界。不论在重庆,还是在延安,大约晚饭后,广播里就一遍遍播放这则消息。

  远在边城的嘎丽娅一家未必及时获知,但苏联红军将领一定准确掌握这一情报。不只绥芬河,记者在沿边境一线的虎头要塞、东宁要塞,都听闻到当时的劝降史实。中国日本史学会理事王宗仁讲述,苏联红军派的一位军使到东宁要塞地下劝降,被送出来已遍体鳞伤。舌头被割,脑门用刀刻上五角星,九根手指被砸掉,只留了右手拇指。“敌人用凶残的方式宣告,苏联红军得竖着拇指称赞日本‘皇军’……”

  苏联红军让被俘的日本伤兵向洞内喊话,伤兵说到不想死在苏联红军枪下,就当即被要塞的子弹击毙在洞口。关东军盘踞东北14年间,日军官兵深受仇苏教育,异常顽固。防守牡丹江的日军第5军司令官清水规矩中将后撤时,不仅就地销毁文件、电报、密码,竟然将随军家眷全部屠杀。

  嘎丽娅能够流畅地讲汉语、俄语和日语,此时此地的苏联红军需要她,需要她帮助说服日军接受即将到来的和平。和平既然是将成的事实,残酷的最后一战能否避免,起码让躲进要塞的平民,尤其是妇孺避免被战火屠戮?

  嘎丽娅只是个17岁的姑娘,之前14年应无数次见证或听到过日本关东军的残酷。我们无法知道她听到苏联红军的任务时的反应和心理状态。只能推断,她的日本邻居,她教授过俄语的日本孩子等都被卷入时代和命运的漩涡。生与死的关头,需要有人传出那一声和平的口信。

  弟弟张树烈就站在母亲身边,目睹了这一切。嘎丽娅跟随苏联红军军官走进去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母亲菲涅和所有人一样,不知道军队让女儿去干什么。当嘎丽娅走出来时,同行的还有4名苏联红军,其中一个一杠四花,应该是名尉官,打着白旗。

  嘎丽娅走向妈妈,母女四目相对:“红军征召翻译,让我跟他们上要塞,去劝日本人投降。”

  张树烈回忆,嘎丽娅说得很平静,但母亲却立时哭了,周围非常安静。菲涅哭着,解下自己红色的花头巾,那是当天离家时戴的一方新头巾,披在女儿的肩上。

  菲涅还想说什么,可是士兵开始催促了,她一句话也没说出来。只看见嘎丽娅向他们回头,和4个苏联红军一直北行,上了汽车。

  车子在目送中越来越远。从此,再无嘎丽娅的音讯。

  一个至今未解的生死之谜

  嘎丽娅上山是11日,与13日中间整整隔了一天。13日,绥芬河人见证了今生最震撼的一幕。向着天长山,苏联红军万炮齐发,像吼叫的火倾泻在山上。三四处炮阵同时轰击,当地的老人说,从未见过这么大的炮弹,“像猪羔子似的拖着红光满天飞”。巨响让全镇地面跟着震颤,这样昼夜不息的炮击持续了三天三夜。

  海拔731米的天长山主峰被炮火削去了3米多。日军精心构筑的堡垒,原指望可以固守一年,结果竟成为埋葬他们的坟墓。

  经查证史料,苏联红军远东第一方面军有约8000门火炮,且全是75毫米以上的重炮。重炮齐鸣的同时,苏联红军又派出轰炸机,对要塞实施了数轮毁灭性轰炸。短短几个小时,山就被削去十几米厚的土层。

  当苏联红军坦克和步兵发起冲锋时,遭到日军猛烈反击,他们才明白低估了日军要塞的坚固。日军用钢铁铸成工事的顶盖,炮弹落上不过炸一个小坑。壁垒之厚,30多枚炮弹落在一个位置才能炸出一个洞。炮击时,步兵藏于永备工事地下,反击异常顽强。苏联红军只好安放成吨的炸药,倾泻更多的炮弹。

  在留给劝降的一天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天长山要塞本就神秘,嘎丽娅劝降情节更成了一个谜,每个人都谈论嘎丽娅,唏嘘不已。流传较多的一个说法,嘎丽娅上山劝降,最终死于乱军。日军虐杀是常事。在虎头要塞,苏联红军征召了一位会日语的朝鲜人前往劝降,就被日兵一刀劈开脑门。

  目前较接近现场的说法,来自苏联老红军菲多尔琴科后人的转述,绥芬河电视台曾赴俄罗斯格罗捷阔沃采访录制,但仍有存疑之处。菲多尔琴科是当事人,11日劝降无果。12日带着劝降提纲,嘎丽娅同15名战士再次上山。

  临近要塞时日军要求嘎丽娅一人进入。嘎丽娅翻译给菲多尔琴科,两人简短交流,菲多尔琴科告诉她“你是善意的,是为他们好”,让她走进了日军要塞。漫长的等待中,苏联红军听到要塞里激烈争吵,野兽般嚎叫,然后一声枪响。日军向他们发起攻击。

  战争相关记述中有这样的说法。日军玩弄了假投降的伎俩,待苏联红军受降时突然开火。嘎丽娅是否在类似的交火中殒命?不论当时情形如何,嘎丽娅在向日军传递和平信息时遭遇了不幸。

  我们很难确认嘎丽娅最后的遭遇,真实从来超出想象。当场景定格在她走向天长山要塞门口那一刻,她当然知道那是可怖的巢穴。令人诅咒的一切是醒不来的梦魇,惟有和平来解救被战争扭曲的这一切。

  一场延绵70年的寻找

  苏联红军炮火中,要塞一片火海,玉石俱焚。

  炮声停息时,已是15日。家人不见嘎丽娅。母亲去留守的司令部询问,只听到“先头部队已经开走,我们也不知道”的回答。

  家人、亲友找遍了天长山的战场沟坎,翻过被炮震得七窍流血的尸体,也见过几名一字排开自杀的兵卒,就是没有嘎丽娅的影子。据说,在上山路边的树枝上挂着那方红色的花头巾。弟弟张树烈对着山喊嘎丽娅,空山无语。邻居们猜测着,会不会封进地堡饿死了?会不会跟部队开走了?

  母亲菲涅从此每到夏天,都采天长山的花,长久地凝望。由于军方未能对嘎丽娅劝降做出书面结论,嘎丽娅被列入战争失踪人员。嘎丽娅家人连续多年向各处致函,都石沉大海。

  国境对面的菲多尔琴科终老之时,家人无数次听他说“我这枚红星勋章应该是嘎丽娅的”。

  历史像一站站向前的列车,接下来新中国成立、政治运动、中苏论战、改革开放、边贸重开……嘎丽娅在绥芬河老人们的口中一次次被提起。

  1984年,绥芬河地方史志编辑孙伯言在一份60年代的公安档案中看到寥寥数语:“当地居民张焕新的中俄混血姑娘3次到北山劝降日军,英勇牺牲”。

  一个姑娘,连同她身后恢弘的场景令孙伯言久久不能忘怀,走访中他问及老人,原来这个女孩的故事一直在绥芬河口耳相传。孙伯言像中了邪,接下来近30年不断地寻找嘎丽娅,寻找一切和她有关的片段。

  嘎丽娅的家人已经离开。在“文革”中,菲涅一直陪伴着丈夫,辗转迁离。直到1980年4月,安葬了丈夫,菲涅随儿子离境,逝于乌苏里斯克。离开中国那年,菲涅的双眼已经失明,她随身带走的,是张嘎丽娅的照片。

  孙伯言寻找嘎丽娅的事情传开,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众多热心人士的帮助。1991年“边贸热”,有位叫韩继民的人找到他,说自己在乌苏里斯克做生意时找到了嘎丽娅的家人。菲涅随身的那张嘎丽娅照片得以辗转回到中国。

  从那个年代起,绥芬河越来越多的人步入追寻的行列。他们自带设备,自筹资金,收集史档,寻访老人,抢救性地保留了大批史料。

  孙伯言曾说,“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文化,那就是一片沙漠”。嘎丽娅是绥芬河的女儿,是这座城市的记忆。他倡议,绥芬河应竖起一座嘎丽娅的雕像,嘎丽娅象征着友谊,也象征着和平,这是边境城市绥芬河的愿望。“我们必须记住嘎丽娅,记住嘎丽娅的愿望!”

  一位领导告诉孙伯言,干吧,我支持你。他一位不愿留下名字的学生知道了老师的心愿,默默拿出了一笔钱。从孙伯言第一次读到嘎丽娅的故事,到最终竖起这座青铜的雕像,他用了20多年。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人类不会忘记。孙伯言请到了顶级的艺术家。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院长恰尔金院士主持设计,雕塑系主任斯维尼什科夫和在读博士李富军完成雕塑,圣彼得堡城市建设艺术委员会主席罗曼诺夫斯基设计了基座。

  孙伯言将嘎丽娅和纪念碑的故事致信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得到了热情的回应。普京在回信中建议,纪念碑上应该刻上前述那段话。

  嘎丽娅那小小的身影、坚定的步伐,定格在1945年的8月。挥舞头巾的雕像表现她和平的使命,火焰生成的双翼便是象征中俄两国并肩反法西斯的友谊。

  雕像选用最高标准的青铜塑造,可保6万年不朽。(本期统筹:本报记者郑少忠;参与采写:本报记者丁汀)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