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呼吁:父母需努力缩短“心理距离” 避免悲剧再发

2015年06月13日 13: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毕节6月13日电 (记者 张伟 卢媛 张扬)针对“贵州毕节七星关区4名儿童服食农药”这一社会热点,中新社记者13日采访专家时表示,为避免悲剧再发,父母需努力缩短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来完成“陪伴”的关系;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6月9日23时32分左右,七星关区田坎乡茨竹村4名儿童服食农药经抢救无效死亡,经警方调查勘验和相关尸体检验,确定均系口服农药中毒死亡,排除他人所为。

  有消息称,警方发现一份遗书,其内容大致是:“谢谢你们的好意,我知道你们对我的好,但我该走了。我曾经发誓活不过15岁,死亡是我多年的梦想,今天清零了!”

  对此,贵州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副教授、贵州省心理学学会理事黄亚夫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事件应该引起警觉。同样,贵阳市爱佳仁和心理发展中心专家

  陈怡爱认为,其实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在选择这样的方式来解脱,前期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征兆,需警醒。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一个漫长的互动过程,与身边的事物、人有个互动过程,而留守就造成了互动性的缺失。”黄亚夫说,留守儿童内心有一种对同伴的倾向性。对同伴依赖性越强,对家庭的依恋性就会降低。“四个小孩在一起,内心都有缺失的小孩都会被同伴的心理所影响,这件事情才是要引起注意的事情。”

  黄亚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留守现象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然趋势。“不止在农村,城市中也会有留守情况,虽然父母每天都回家,但父母回家的时候可能与孩子没有交流。”

  黄亚夫呼吁,父母需努力缩短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来完成“陪伴”的关系。“并不是物理距离的缩短就能够改变小孩缺乏的距离感,父母应该通各种方法让孩子感到父母在关注和培养自己,养活和孩子心理上的距离,来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

  陈怡爱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分析,这个事件的发生应该有一个“主谋”,这个“主谋”承受了家庭、社会的责任,当压力、困难迎面而来的时候,找不到依靠,没有支持自己的,压力像会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这个“主谋”的身上,于是他选择了这样一个极端的方式。

  “没有一个完整的社会支持系统和社会环境、家庭各方面的压力才会导致了这个悲剧的发生。”陈怡爱说,在20年、30年前的农村,人情味都比较浓;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也越来越多。

  陈怡爱建议,政府可以建立“儿童之家”、“温馨小屋”等类似关爱留守儿童的场所,常请他们一起搞活动,甚至吃一顿饭都行。“而这样场所不能只是‘面子工程’,应该作为了个新常态坚持不懈的办下去。”

  陈怡爱表示,学校老师可以建立“学生工作处”,由老师认领留守儿童学生进行点对点的关照和关爱,并记录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思想状态,让这些学生形成有困难找老师的意识。(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