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苍南铁腕修复浙南鱼仓 千艘“三无”渔船退海

2015年06月13日 20: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浙江苍南铁腕修复浙南鱼仓千艘“三无”渔船退海
追击涉渔“三无”船舶 章国森 摄
打非行动 章国森 摄
海洋牧场 饶大杰 摄

  中新网温州6月13日电(杨青 李婷婷)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石砰渔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鱼腥味。蔡金辉站在海堤上,望着远处微起波澜的海面,思绪万千。这位16岁便下水捕鱼的老渔民,跟大海打了几十年交道,海风在他黝黑的脸上刻出了一道道皱纹。

  已然55岁的他,经历了鱼群从数不胜数到如今寥寥无几的时光流转。

  “时代变了,人要跟着变才有出路”。老蔡口中的第一个“变”,是指眼下东海出现“无鱼可捕”的残酷现实;第二个“变”,是他从一名“三无”渔船的船老大到海洋牧场管理员的身份转换。

  为“抢救”东海鱼仓,2014年5月,浙江省启动“一打三整治”专项执法行动。同年8月,苍南县提出“四年任务一年完成”的工作目标,并采取刚柔相济政策,开展六大专项治理行动。到目前共取缔“三无”渔船2023艘,在浙江省同一行政级任务最重的情况下,提前3年完成任务。

  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数量上,这都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整治行动。

  负重的海岸线:无鱼可捕的东海

  浙江的渔民一直流传这样一则谚语:今天不吃子孙鱼,明天子孙有鱼吃。

  “可我们子孙后代快要吃不到自己的鱼了。”有30多年捕鱼史的渔民庄财玉,抽着闷烟,长叹一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碗‘靠海饭’是越来越难吃了!”

  在庄财玉的印象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东海的渔业资源还相当丰富。传统的东海四大鱼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不仅支撑着沿海渔民的生活,也丰富着南北各地居民的餐桌。

  现如今,即使祖辈生活在海边,靠捕鱼为生的渔民,谁家饭桌上能摆上一条野生大黄鱼,那都是很值得炫耀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渔民们凭着运气捕上来一条,也都以很高的价格卖出去。

  在繁忙的捕鱼期,每天天不亮,苍南一些码头上就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渔船,然而一网网撒下去,捕上来的鱼却实在少得可怜。到什么地步?庄财玉向记者报出一串数字:30米的大船,6、7个人,在外捕捞10余天,最后收益只有几百元。

  苍南马站镇渔寮社区王孙村的渔民林中夏也真切感受到东海渔业资源的日益匮乏:“前几年我有一艘大渔船,但出了几趟海都没钱赚,才换成现在这只小船。如果没有柴油补贴,基本都会亏。”

  好几次,无数个“林中夏”们只能站在附近的渔港,聚在一起抽着烟,弥漫着一股焦虑的情绪,望洋兴叹。

  苍南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张贻聪对此痛心疾首:“东海的几大主要鱼产中,带鱼像筷子、鲳鱼像扣子,黄鱼难见踪、乌贼快绝迹……东海无鱼并不是危言耸听。”

  以大黄鱼为例,从浙江省范围来看,1957年,浙江的大黄鱼年产量曾达到近17万吨,现在却仅有0.28万吨。市民喜爱的小黄鱼,最高年龄能到20龄,以前捕捞的多是5龄鱼,而现在捕获的平均不到1龄。

  是什么销蚀了自然丰厚的馈赠?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三无”渔船掠夺式的过度捕捞。

  张贻聪介绍,三无渔船主要指无船名号、无渔业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船舶。它们对渔业资源的破坏力极强,特别是在伏季休渔期间出海,将鱼子鱼孙一网打尽,导致渔业资源持续衰减。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有限,无节制的开发只会让古语成谶。针对此,2014年5月28日,浙江展开历时三年的“一打三整治”等专项行动,遏制过度捕捞、拯救东海渔场,实现渔场修复振兴。

  打击“三无”渔船:保卫“浙南鱼仓”

  苍南地处浙江省最南端,1170年前就有先民开发渔业,是浙江省重点渔业县、温州市渔业第一大县,海域面积3783平方公里,20多万渔区人口,富饶的“浙南鱼仓”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渔民。

  不过,受靠海吃海传统思想的影响和从事捕鱼行业的人群基数较大,苍南沿海群众购建“三无”渔船的数量也是惊人。

  据统计,苍南合法的渔船有957艘,而“三无”渔船有2018艘,涉及渔民5086人,占浙江省“三无”渔船的六分之一,温州市一半以上,总数居该省各县市第一。

  “这个数字意味着渔业资源有近二分之一的羹都被这些‘三无’船只分去了。”张贻聪告诉记者,其实大家都知道用“三无”渔船是违法的,但这些普遍已50、60岁的老渔民只会这项生计。而且这些船只马力普遍较小,在开捕期无法和大船竞争,只能选择在禁渔期出海。

  渔民强烈的致富欲望与海洋资源之间的矛盾已摆在面前。苍南县县长黄荣定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感慨:“‘一打三整治’就是海上的‘三改一拆’,拆一艘大船就等于拆十几间的违章建筑,难度比拆违更大,遇到的问题也更多。”一方面,上千年来渔民都是靠海吃海,捕鱼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海上执法不比岸上,违规群体大、海上管控难是最大难题。

  在黄荣定看来,这场整治行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是一场攻坚战而不是持久战。“战线不能拉太长,兵贵在神速,必须要求快。”

  2014年8月,该县集中开展清港、清市、清违、控油、控冰、打非护渔六大专项执法行动,坚持从源头和产业链上持续压缩涉渔“三无”船舶生存空间,共收缴成品油4.5吨、违禁渔获物1000多斤,取缔无证造船点6处等。

  随后,来自苍南县海洋与渔业、市场监管、公安边防、安监、经信等9个部门共600多名综合执法人员分赴该县各港口码头,在浙江省首次开展了规模最大的“清港”联合执法行动。

  同时,渔政执法人员坚持海上高压执法,多次联同省市内渔政队伍联合执法。截至目前,共开展海上巡查464次,总航程14770海里,出动执法人员5104人次,并跟踪追击24小时查扣一渔运船移送海警处置,在浙江省首创渔政执法移送司法案例。

  为了增加震慑力,苍南对大部分“三无”渔船实行了拆解。由于很多船造价不菲,大点的甚至要上百万元,阻力可想而知。不过,在持续高压打击的势头下,一年不到,苍南县共计2023艘的“三无”渔船全面完成取缔。

  刚柔并济巧执法:600多渔民成功转产转业

  饭要一口口吃。打掉2000多艘“三无”渔船,苍南县海洋与渔业局等多部门已经满负荷运转,但黄荣定说,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生存权是最大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三无’渔船显然要死灰复燃的。”在苍南县委副书记麻胜聪看来,严打背后,一道民生考验题摆在面前:船没有了,渔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这也是实行“一打三整治”行动后让多个部门最头痛的问题之一。

  今年55岁的渔民蔡金辉告诉记者,他继承父业从事打渔行业,初中都没毕业,但文化程度在渔民中已算高的了。“如果不再打渔,我不知道还能干什么。”

  一句话道出渔民们的心声。在苍南沿海,有几千个像蔡金辉这样的渔民,他们无奈的表情和紧蹙的眉头折射出生存的不易与苦涩。

  “在渔民转产转业上,我们也在积极探索。‘三无’渔船的船主大多在40岁以上,他们缺乏高层次的劳动技能,相当于是弱势群体,所以休闲渔业是目前政府和渔民都看好的一条出路。”麻胜聪介绍,在依法取缔“三无”渔船的同时,苍南县坚持“刚柔并济”,尽力给这些渔民们以经济补偿倾斜,补助每人每年5000元,连续补助3年,截至目前已发放2000多万元补助金。

  同时,引进新项目,开展技术培训,多渠道推进“三无”渔船渔民转产转业。去年的转产转业招聘会上,该县共组织30家企业,推出600个就业岗位,解决渔民及其家属就业;今年5月,宁波大学的紫菜养殖专家骆其君教授到马站镇为“三无”渔船的弃渔渔民作紫菜养殖讲座。到目前,苍南已举办五、六期类似培训,受训渔民达400多人。

  在马站镇,南坪村村民谢作喜去年“三无”渔船被取缔后,与父亲一起养殖紫菜30排,一年间总收入80万元,纯收入60万元;在金乡石砰蔚蓝的海面下,一个个人工鱼礁在海底扎根,海参、鲍鱼、贝类等海洋生物应有尽有……这是该县去年引进新海集团投资2803万元在当地建设的苍南海洋牧场项目,将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人工生态修复。据该项目经理吴贤斌介绍,他们计划吸纳当地转产转业“三无”渔船渔民80余人。

  老渔民蔡金辉就幸运地成为该项目的一名海上管理员。“一个月有4000多工资,也比以前安心多了。”

  目前,苍南县已有600多名“三无”渔船渔民成功实现转产转业。下一步,当地还将规划“海鲜小吃一条街”、“海文化广场”等项目,积极依托黄金海岸线的优势,为渔民转产休闲旅游业搭建平台。

  不谋全局,难谋一域。在保持高压打击态势的同时,苍南目前将重点放在了建立长效机制上,严防“三无”渔船反弹和新增。

  “要想完成这个目标,一要建立长期联合执法机制,以公安局和海洋局作为主体,不定期进行海上执法,保持高压的打击态势。二是发动群众举报,由群众社会共同监督,不留死角。”在麻胜聪看来,积极探索渔民转产转业,最终目的还是修复东海渔场。

  因此,苍南县还致力海洋生态恢复,在海域内开展水产品生态增殖放流,开发浅海养殖、观光、休闲旅游产业,着力探索环境保护、生态养护和绿色产业协调发展新模式。从2014年起三年,苍南县将放流1.6亿尾海洋水生生物苗种,截止今年5月底,已增殖放流9811万尾。密集的增殖放流带来的是“浙南鱼仓”海洋渔业资源水平加速回升,那些失去的鱼类也将通过增殖放流重新“游”回老百姓的餐桌。(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