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外观众谈双年展中国印象:表达自我 沟通世界

2015年07月07日 14:2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期间,众多中国艺术家利用中国国家馆、其他国家合作场馆、平行展活动等各种平台参与展示,海外观众通过分布在意大利威尼斯各处的中国艺术作品,了解艺术作品所反映的中国社会,感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繁荣现状,体会中国艺术家渴望表达自己并与世界沟通的意愿。

  为配合本届双年展主题“全世界的未来”,中国馆今年的主题设定为“民间未来”,参展作品或涉及中国农村现实生活的变化,或搜寻中国乡村文化传统汲取艺术创作灵感,再或从中国农业人口的转型中体现社会变革,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孕育中国未来的农村。

  法国人维罗尼卡·德康在看了这些作品后对新华社记者说:“通过这里展出的艺术品,我看到了大量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了解到中国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这些普通人每天所面临的问题。”当她了解到谭盾的参展创作源自湖南乡村女书——一种女人之间传递信息的古老文字时,感叹之余不无遗憾:“我去过北京、上海以及其他一些中国大城市,但我从来没去过中国乡村,而从那里也能了解有关当下中国的很多事情。”

  作为已有120年历史的威尼斯双年展,今年共吸引了89个国际参展方。29个展馆分布在传统的双年展花园展区,包括中国馆在内的另外31个展馆分布在不断翻修完善之中的军械库展区,剩余其他展馆则分布在威尼斯的多个城市角落里。本届双年展官方邀请参加主题展的艺术家有136人,来自53个国家,其中89人是首次参展,而首次亮相的当代艺术作品达到159件。

  痴迷当代艺术的74岁参观者菲利普·威尔赫勒姆来到中国馆,观看了中国农民工在废弃的厂房里表演舞蹈的纪录片作品,他肯定的说:“这就是当下的艺术。”他对今年中国馆策展团队的表现以及所选择的参展艺术家的水准都表示欣赏。他说,从中国馆的展品中可以感受到过去与未来之间的交流。

  威尼斯双年展可以被视为映射世界当代艺术的万花筒,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艺术体系的艺术家,运用不同的艺术创作手段,将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和诠释呈现给世人。中国参展艺术家是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上人数较多的一个群体,其不同于西方艺术家的文化基因也使得作品很容易被辨识。

  威尼斯美术学院艺术史教授格洛里亚·瓦莱塞近年来曾经担任过中国参展项目的联合策展人,对中国艺术并不陌生的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评价说,如此多的中国艺术家参与双年展凸显了中国的开放性,“相当数量的中国艺术家渴望表达自己的艺术才华,他们当中很多人有强烈的民族印记,同时也有相当多的人善于用国际语言表述”。记者宋建 兰熙 王朝文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