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黄久生:从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到建筑界的行家里手

2015年09月10日 09:30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 

 

黄久生在阅兵观礼现场。 黄久生供图

 

  9月3日,当大多数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阅兵时,全国道德模范、来自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黄久生,正在天安门前近距离感受抗战胜利70周年带来的喜悦。能现场观看阅兵,黄久生笑称前一晚兴奋得一宿没睡好。“提前几天看看新闻介绍怎样看阅兵,在现场感觉都是亮点,太激动人心了!我朋友发短信说看电视都激动得不得了,我说我在现场更激动,真的流泪了!”

  出生于信阳潢川县双柳树镇晏岗村的黄久生, 是一个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30多年来,黄久生在生活的磨砺面前从不低头,从一名提灰、搬砖、推车、打杂的小工,逐渐成长为建筑界技术过硬的行家里手。

  他6岁丧母,由于生活难以为继,父亲只好把两岁的弟弟送给了别人。父亲走街串巷,靠给人家补锅镶瓢维持生计,很少有回家的时候。家,对于当时只有6岁的黄久生来说,就是两间破草房和一个4岁的妹妹。

  苦难中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黄久生和妹妹就是这样度过了人生最为艰苦的日子。来自乡亲们的温暖,一点一滴都在黄久生幼年的心里播下了仁义、善良的种子,也让黄久生坚定了一个处世原则: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像乡亲们一样为人从善,做一辈子好人、干一辈子好事。

  18岁那年,黄久生怀揣着挣钱报恩的梦想,走出大山,从挖土方、搬砖、和水泥的小工做起,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阔别家乡两年后,1996年春节,黄久生用拼命干活攒下的3000元钱给乡亲们买了很多年货,此后19年从未间断。如今已是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的黄久生,这些年陆续从大别山区带出了1万多名农民工兄弟,通过传、帮、带,开展各类工种的技术创新,使得大家都吃上了技术饭。他们参与建设的工程两次获得全国建筑最高奖“鲁班奖”,50多次被评为省市优良工程,被业内誉为河南建筑业的“铁鸟”。这些工人每年能给家乡带回近2亿元的务工收入。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事业有了起色后,黄久生始终把报答父老乡亲和回报社会作为多年来坚定的奋斗目标。近20年来,黄久生在抗震救灾、捐资助学和修路、扶贫济困、慰问老人等公益事业和家乡建设方面,捐资达900多万元,深受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2008年,黄久生在家乡捐资建设了“久生”敬老院,入住的老人,除国家补贴外,包括养老送终的其他费用全部由他个人承担。闲时,他还把镇上的孤寡老人都接过来,带他们到南湾湖、郑州等地去旅游。多年的赡养照顾和牵挂,在全镇700多位孤寡老人看来黄久生已经成为他们共同的“儿子”。

  “乡亲们就是我的亲人。”因为对家乡的突出贡献,黄久生被推选担任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10多年来,在黄久生的带领下,农民工党支部为大伙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仅讨薪一项,就为上千农民工讨回3000多万元。黄久生也因此在2007年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2年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2013年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

  “我当年家庭很贫困,是乡亲们给了我一次次上学的机会,这才成就了我的今天。”面对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黄久生说,他将永远以农民工的姿态,以积极向上的姿态,继续关注家乡事业发展,以实际行动带动、团结更多农民工兄弟为社会作贡献。

 

【编辑:陈鸿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