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人易上“免费”的当 近两年法院审1116件纠纷

2015年10月20日 15:02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老人易上“免费”的当

  近两年法院已审1116件此类纠纷 受害老人维权很难

  “回赠”、“回馈”、“免费体检”、“感恩之旅”……无良商家“免费”飞刀一出,几乎“例不虚发”,中刀的,基本都是老年人。自2013年至今,北京二中院已经审理了涉及老年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件、公共场所管理人责任纠纷案件共计1116件。据法官介绍,被“免费”飞刀扎得浑身都是血窟窿的老人,花费几万十几万退休金买来的东西即使毫无作用,但只要这些商品没有特别大的质量问题和价格过度虚高,受害人也难以在法律上主张权利。

  中低收入老人易上当

  “被打着‘免费’旗号伤害的老年人在经济条件上基本是这样:靠退休金或房租生活、生活水平低于中产、大约相当于中低阶层的城里人。”二中院民六庭副庭长唐亮说,最常见的陷阱主要是两类:免费赠送廉价生活用品或者免费旅游、免费体检。“‘免费’之后,就是各种手段的推销,而商家推销的东西,可能是质次价高的积压物品,也可能是高价保健品。”唐亮说,在此期间,出现交通事故、强迫交易等问题,单独参加活动的老年人很难保护好自身的权益。

  前不久刚刚审结的一次案件中,70多岁的赵老先生因多次购买某保健品公司的产品,被对方一次“回馈免费旅游”的活动吸引,报名参加。但在这次前往河北的旅游中,该公司又组织产品推介会,凡不购买的就被扔在会场,无人搭理。最后,不少老人被迫又花了钱。回程的时候,因司机驾驶问题,老人从座位上摔下受伤。此后,老人一直自己单独与该公司交涉,既不告诉子女也不找律师。子女偶然得知后,动员老人来到法院起诉。可这时,X光片、大量票据遗失,导致伤残鉴定都无法完成,损失最后得不到补偿。

  为了保命落入陷阱

  生活寂寞、儿女不太关心、“保命”需求非常迫切……民六庭法官刘洋说,很多案件中的受害老人都会主动关注与“保健、体检、治病”有关的活动,他们还会主动对子女提出,要求参加商家组织的活动。“如果出现这种要求,往往意味着老人已经开始认为,他在家庭中得不到足够的关爱。而且年龄更大了之后,他们对‘保命’的需求又特别大,所以才更容易掉进陷阱。”

  刘洋法官说,从现有案件中看,许多老人都不是一次性购买产品,他们长期在同一个公司买产品,经常被业务员甜言蜜语,百般尊重,业务员一句话就能动员大量老人参与他们的活动,许多老人根本不会把这些事情告知子女。而出了事情,又不知道留存证据,导致最后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在商家组织的“免费旅游”、“免费体检”等活动中,一般都会让老人被查出患有各种形形色色的疾病,而商家所推销的保健品则恰恰是对症神药。据法官介绍,许多老人花掉巨额费用买来的保健品,如果存在严重价值不符、虚假宣传,还有望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进行投诉或争取退款,不过,如果这些商品价格差不多合适,即使属于积压滞销货,并无功效,但考虑到购买行为属于平等民事主体间的商业行为,老人即使后悔了,货也退不了,钱也要不回,而且基本不可能得到法律上的支持。

  在二中院审理的另一起案件中,骗子以销售保健药品为名租场地,专门针对老年人授课,并且每次免费赠送些廉价的生活用品、食品等,逐渐吸引了上百名老人跟随听课。后其再宣称返利回报社会,开始推销书籍、保健药品及会员卡等,获得巨额利润,最后承诺概不兑现,一走了之。

  避免被骗 子女有责

  据统计,目前,老年人侵权纠纷的高发领域多在保健、养生、休闲娱乐等产业。唐亮副庭长说:“避免老人被消费陷阱困住,子女的责任更重。平时,多跟老人联系,多陪老人聊天,讲讲从媒体上、微博微信上获知的这些骗局,不仅要努力提高老人的防骗意识,更要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孩子的关爱。”

  本报记者 安然 J060

【编辑:王忠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