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起底知名APP订餐后厨:公厕污水横流 碗筷堆放地上

Food delivery services plagued by slack regulation

As the food delivery business is flourishing in China, problems such as slack regulation, unclear liability, and food safety concerns have posed threats.

more>>

2015年11月10日 16:08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 

一家名为八福饺子的店铺没有前厅,后厨漆黑脏乱

一家名为八福饺子的店铺没有前厅,后厨漆黑脏乱

  饿了,不愿意出去吃饭,怎么办?掏出手机,网上订餐!这样时尚的吃饭就餐方式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写字楼白领们的选择。

  但法制晚报记者近日在海淀区中关村附近暗访发现,这里的白领通过知名订餐平台“饿了么”订购的快餐,有一部分来自清华水磨社区内的小作坊。这些小店不仅无任何经营手续,卫生条件也令人担忧。

  发现

  “饿了么”送餐车 中午扎堆中关村

 在大部分店铺门口都停着“饿了么”送餐车
在大部分店铺门口都停着“饿了么”送餐车

  小刘是海淀区中关村一家大厦的保安。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他发现每天到中午吃饭时间,楼下都聚集了大量送餐电动车。这些电动车随意地停放在马路上,影响交通。

  “有的时候我劝他们把车停别处去,他们根本不理就走了。”小刘说,这些送餐人员的电动车虽然都统一印有“饿了么”标志,但送餐人员无统一服饰,参差不齐。“我一个老乡就给他们送餐,听我老乡说,这些快餐店都是小作坊。”

  10月10日中午,记者在中关村中钢大厦东侧马路看到,20多辆送餐电动车停在马路上,电动车车尾都放着一个40公分左右见方的小箱子。一个送餐人员一边打电话,一边从箱子内拿出塑料袋走进楼内。记者注意到,送餐人员没有统一服饰。快餐盒和塑料袋也是普通的透明包装,有些塑料袋看起来很像是超薄塑料袋。

  通过多次跟踪送餐电动车,记者发现,这些送餐人员给中关村的大厦送餐结束后,大量回到了清华西门北侧的一条胡同内。

  从10月中旬起,记者开始对清华西门北侧的胡同进行探访。这是一处外来人员聚集地,胡同最终通往一处叫做“水磨社区”的地方。穿过胡同上方拱形的“水磨社区”标志,胡同两侧大大小小的餐馆有几十家,经营的口味涵盖了南北风味,从烧烤到麻辣烫,从黄焖鸡米饭到烤鸭,品种很多。

  在这条街上,最醒目的就是餐馆招牌下方都搭配了“叫外卖?上饿了么!”这样的蓝色标志,同时在招牌灯箱上印有明显的网址和二维码。

  胡同的中间位置,有一处公厕。公厕外散落着各种垃圾,污水满地。经过这里的人们经常快速踮脚走路。尽管气温不高,但还是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儿。

  而厕所的正对面,大概距离10米的位置就是一家小餐厅。站在餐厅门前,记者可以明显闻到垃圾堆飘来的臭味。

  记者随后对这一区域走访发现,四五条胡同内,汇集了大小餐馆近50家。几乎每家门前都停着送餐的电动车,其中大多数车后面都挂着印有蓝色“饿了么”标志的送餐箱,也有个别送餐车上印着自己餐厅招牌或送餐公司名字。

  经过在中午时段送餐高峰时统计,在餐厅门前停放和来往的送餐车辆有70多辆之多。

  暗访

  老友记黄焖鸡米饭

  边玩手机边炒菜 厨师还得管收钱

 老友记黄焖鸡店铺旁用过的碗筷就堆放在地上
老友记黄焖鸡店铺旁用过的碗筷就堆放在地上

  记者随机挑选了三家小餐厅进行了暗访。这些餐厅招牌上均印有“饿了么”标志。

  黄焖鸡米饭,是现在年轻人喜欢的快餐之一。记者走进一家主要经营黄焖鸡米饭的餐厅查看情况。餐厅的前厅放了三张桌子,屋子里摆放着“饿了么”和“美团”等网络订餐宣传海报。

  按照规定,营业执照、餐饮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证照都要张贴在店铺的醒目位置,便于检查和监督,但在这家餐厅却无法找到这些证照。

  该店的前厅和后厨是套间格局,厨房的门上挂了一块纱帘。后厨大概有七八平方米大小,黑黑的灶台上杂乱地摆放着调料和炊具,一名女子正在厨房内玩手机,整个店内只有她一个人。

  10分钟后,记者点的两份黄焖鸡米饭就已经做好打包。在等候的过程中,记者走进厨房内看到,炒菜的“厨师”正是刚才那位玩手机的女子。对于陌生人进入厨房,厨师并不在意,炒菜间隙,还不时看看手机。

  付钱的时候,厨师直接从厨房出来,从裤子兜里拿出零钱找给记者,随后又返回厨房继续炒菜。

  不一会儿,一名男子骑着电动车回到了店内。记者注意到,电动车车尾处也是放置了一个蓝色送餐箱子,箱子上印有“饿了么”及“黄焖鸡米饭”标志。

  返回店内的男子径直走到前厅内的一处电脑前,不停地刷新订单信息。该男子告诉记者,他家主要经营黄焖鸡米饭,通过“饿了么”平台订餐即可。不过,要是在店内订餐的话,可以有优惠,“肯定比你在网上订便宜一些”。

  记者提出,还想买些饺子,想让他帮忙推荐一下。这名男子随后向记者介绍了一家饺子馆,他们也是听说这家饺子在网上卖得挺火。

  八福饺子

  小黑屋变饺子馆 没前厅不接堂食

 记者暗访的餐饮一条街,很多店铺都与“饿了么”有合作
记者暗访的餐饮一条街,很多店铺都与“饿了么”有合作

  按照指点,记者沿着胡同继续向深处走,在胡同的拐角,果然看到了一个“饺子”的招牌。不过,令法制晚报记者感到意外的是,这家所谓的饺子馆根本没有前厅,只有一个10多平米的后厨,根本不具备堂食的条件。

  这个后厨是长方形房间,分为两间,里间摆放了两个冰柜,外间只有六七平方米大小,摆放了煤气灶和菜板。

  洗菜、擀皮、包饺子和煮饺子,都在外间完成。煤气罐则摆在了门外。

  尽管当天室外阳光明媚,但屋内却很黑。菜板上摆放了一个小盆,盆边上沾满了黑色污渍。盆里面已经看不清装的是什么,交谈中才得知原来是牛肉。

  后厨内只有一个水池,洗手、洗菜、洗抹布都在这里完成,而水池脏得已经看不到原来的颜色,满是污垢。

  厨房内有三个人,但从擀皮到包饺子,都是一个人在忙活。饺子煮好后,一名男子让记者挑选调料。

  这些调料都被装入小包装袋里,有醋、辣椒油、酱油、腊八蒜,“这都是给网上订餐准备的赠品和小料”。

  在后厨门外,是胡同的过道,包饺子用的虾和韭菜,就露天摆在室外。记者准备离开时,一名骑电动车的男子前来取餐,准备给订餐户送过去。

  不同的是,这个电动车上的箱子,印有了“达达”字样。

  湘菜盖饭

  订单信息摆桌上 进出人员随便看

  饺子馆的送餐男子说,他们的订餐量不是很大,所以都是自己送。而一旦订餐量增加后,就需要专业送货队伍来解决送餐问题,“达达”就是这样的送餐公司之一。按照约定,通常两公里内的送餐服务,餐厅要每份支付2-3元送餐费。

  在一家经营盖饭的餐厅内,记者看到,虽然这个餐厅前厅摆放了几张桌子,但桌子上已经满是灰尘,显然是很久没有人坐过。但餐厅来往的人却不少,都是前来取餐的送餐人员。一名男子忙着在电脑前刷新订单信息,并不时地将送餐地址等信息打印出来。而一旁的另一名女子则忙着将后厨做好的饭菜装入塑料袋,并核对送餐信息。核对无误后,将盖饭交给在一旁等候的送餐人员。送餐人员拿到快餐后,放到电动车的箱子内,快速离去。

  记者在屋内注意到,打印出的订单信息平铺在桌子上,等待与盖饭一起装入塑料袋。通过查看订单上的信息,记者看到,订餐地址多是清华大学及中关村写字楼。

  调查

  网店实景差别大 不传执照也能开

  记者发现探访的几家餐厅的菜品在网上的图片都很漂亮。而看了网上的介绍后,再结合记者暗访发现的情况,很难相信,网上精美的饺子就是在那样昏暗、脏乱的环境下加工出来,最终流向大学和写字楼的。

  法制晚报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在网上商家介绍一栏,应该有商家提供的详细地址和证照扫描件。但点开之后就会发现,内容明显有漏洞。

  比如商家地址,只写明了清华水磨社区,根本无具体经营地址,也没有商家电话。此外,按照规定该提交的证照扫描件,也都处于“上传中”。虽然有的上传了营业执照,但点开仔细查看就会发现,这些执照要么是别人家的营业执照,与实际经营地址和店名不符,要么干脆是外省市的营业执照扫描件。

  而如果点开一家拥有实体店的知名连锁餐饮企业的介绍则会发现,营业执照和餐饮许可证上的信息,与实际经营地址完全相符。

  支招

  实地吃过后 网购更安全

  记者随后找到了曾经从事过餐饮的一位餐厅老板,根据他的心得整理出规避黑心餐厅的注意事项。

  首先,在餐厅的选择上。对于新开的店,要谨慎。点开后,没有餐厅实景的店不要轻易下单。

  第二,不要怕麻烦,多浏览评论。

  第三,一定要点开商家介绍的证照一栏。不上传的、不显示的、显示的和实际情况不一致的,多数都有问题。

  第四,平时,可以依据网上信息,去实地看看,必要时在店内吃一次。觉得没问题后再在网上下单。

【编辑:查云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