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冀漂客”:“京津冀一体化”下的河北新居民

2015年12月30日 10: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石家庄12月30日电 题:“冀漂客”:“京津冀一体化”下的河北新居民

  作者 鲁达 白云水 陈林 李茜 高红超

  在听了“老乡”崔胜国关于海水淡化的介绍后,一位从北京来参观的客人饶有兴致地接了杯水,轻轻品尝后一饮而尽。

  唐山曹妃甸首钢京唐公司能源与环境部供水区副主任崔胜国说,经过检验,这些淡化后的海水可饮用,“没什么海水味道,和正常水一样。”

  这与他刚到曹妃甸时对海水的感觉大相径庭。2007年9月崔胜国来到这个距北京200多公里的地方。在他记忆中,当初到处是沙子和苦涩的海水,“其他几乎什么也没有”。

  与中国各地进京追梦的年轻人不同,数千北京人多年前因首钢搬迁来到曹妃甸。成为“冀漂”的他们,开始在这块面积几乎与澳门等大的盐碱滩上打造全球一流的现代化钢厂。

  如今的京唐公司,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220余项,其中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达到三分之二。高炉水渣、钢渣等各类固体废弃物实现了100%循环利用。在谈及海水淡化时,崔胜国骄傲地说,这是他们自主设计制造、自主建设运营的,日产5万吨的海水淡化项目除自给自足外,还可部分满足当地其他供水。

  而崔胜国他们未来的目标是向北京供水。在那里,有他的家,还有留在当地照顾老人的妻子,他们通常只有周末才能相见。

  距此100多公里外的玉田县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座简易房内,穿着军大衣的黄成惠一边搓手,一边指着地上的翻毛棉皮鞋说,“这儿天太冷,我在北京都不穿这鞋。”

  这位在北京同仁堂工作近40年的老北京人,因负责企业在河北唐山玉田县的项目筹备,5年前从北京来到河北。随着企业越来越多项目落户于此,老黄的“冀漂”生活延续至今。同多数在河北工作的北京人一样,他通常一周回京一趟,两地交通日渐方便。

  “这是我们在这儿的第四个项目了。”黄成惠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为充分发挥北京的科技资源优势,北京同仁堂今年与玉田县政府再次携手,在该县共同建造中药液体制剂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

  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郝留群笑着说,现在黄成惠他们周边的邻居,也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北京名牌企业。

  河北官方统计显示,今年前10月,该省引进北京、天津项目3621个、资金274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9.6%和47.3%。这一数据的背后,是“冀漂客”队伍的日渐壮大。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吸引了一线城市越来越多人走入河北的同时,也吸引了一些海外专家的“回归”。在距北京天安门正南50公里的廊坊固安肽谷生物医药产业园,在美国工作20多年的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理事陈平正带着助手一起做实验,如今他已是河北一家公司的负责人,往返于中美之间。

  陈平说,虽然生物医药产业在中国最适合的发展地是北上广,但该产业园内的硬件条件、公共平台、园区服务以及靠近北京等条件吸引了他。如今,陈平和他的团队正在做临床前的研究。

  廊坊三河市燕郊镇的清晨,许多居住在此的“北漂族”乘坐公交车进京上班。这样的上班族仅在燕郊就约有数十万之众。有受访者表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快速推进,会逐步考虑以后在燕郊工作。(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