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瑶山教师心系瑶文化传承 25年编纂瑶汉双语教材

2016年01月06日 20: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瑶山教师心系瑶文化传承25年编纂瑶汉双语教材
赵良喜展示编纂的瑶汉双语教材。 徐志雄 摄
赵良喜给瑶族学生上音乐课。 徐志雄 摄

  中新网郴州1月6日电 题:59岁瑶山教师心系瑶文化传承 25年编纂瑶汉双语教材

  记者 徐志雄

  “高山流水水青青,瑶民欢唱歌不停。年年看见年年好,幸福日子万年春……”1月6日,在湖南郴州北湖区月峰瑶族乡中心学校的瑶文音乐课上,30余位瑶族学生认真地学习着这首名叫《瑶歌》的瑶族歌曲。另一间教室,一年级的数十位学生也正在课堂上声画并茂地学习着瑶文。

  月峰瑶族乡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制学校,有264名瑶族学生就读,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就在几年前,这些瑶族学生还因为缺乏相关教材,很难得到瑶文化的系统教育。而如今,每个礼拜固定的瑶族语言、音乐、体育课程,已成为他们正常学习的一部分。这一切得益于一位扎根瑶山教育40年的老教师赵良喜。

  59岁的赵良喜是土生土长的瑶族山民,在月峰这个瑶汉杂居的山乡生活了数十年,亲眼目睹了随着现代文明的影响,瑶山语言几近失传、民俗风情渐渐淡漠,瑶文化和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的种种无奈。

  “几十年的亲身经历激起了我的决心,我要编一本书出来,要让后人知道我们自己的文化并传承下去,不能看着它遗亡。”1989年,时年32岁的赵良喜靠着这份决心,开始了对瑶族语言、风俗资料的收集。

  回忆起这段往事,赵良喜说,瑶族的支系有很多,他们这支叫过山瑶,以前由于没有固定居所,长期住在山上,算是游民,这给他的走访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胞们都住在深山,只能靠步行进去,经常一走就是几十里,带的干粮不够的话,还得忍饥挨饿。”

  为了收集这些现在几乎很少有人知道的文化习俗资料,赵良喜利用课余时间一走便是24年,足迹遍布湖南、广东、广西三地的瑶族聚居地,行程不下万余公里。

  2013年,认为时机成熟的赵良喜,向学校汇报了编纂瑶文教材的想法,得到校长和乡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学校抽调教师加入到赵良喜的收集整理工作中,并拨出经费对收集的两百多首瑶歌和瑶服、婚庆、节庆等民俗资料进行汇编。

  在这期间,赵良喜因脑溢血开刀两次,昏迷了半个月之久。但即便是在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他仍然没有停止教材的汇编工作。一年后,赵良喜用25年编纂的瑶汉双语教材,正式发到老师和学生们的手中。

  月峰瑶族乡中心学校校长贺徳军介绍,赵良喜老师编纂的教材分为两套,一套是面向一二年级学生进行双语教学的《瑶之韵》,另一套是向高年级学生介绍瑶族文化、民俗风情等的《瑶之蕴》。

  “有了这些书以后,我们可以学习自己的语言,让更多同学认识我们,把我们美丽的文化传播出去。”七年级学生赵郴郴说。

  倾注大半辈子于瑶乡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赵良喜鲜有时间顾及家庭,但他的妻儿却从来没有抱怨过。“传承和发扬自己民族的文化是我的责任,我很感激家人几十年来对我理解。”(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