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70岁儿媳悉心照料98岁婆婆 同睡一张床52年(图)

2016年01月19日 09:31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 
70岁儿媳悉心照料98岁婆婆同睡一张床52年(图)
陈琳瑛煮好了粥,准备进屋喂婆婆。

  98岁的婆婆,70岁的儿媳

  52年来都睡在同一张床上

  喂饭、擦身、料理大小便……都是儿媳妇包办

  虽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可村里人都说,她是全村最有福气的老人

  都说婆媳关系微妙难处,可浦江县郑家坞镇上吴店村的这对婆媳,可能会让你改观。这个儿媳妇,甚至会让很多人惭愧。

  这对婆媳都不年轻了,婆婆98岁,叫张金钗,儿媳妇叫陈琳瑛,也已经70岁了。

  说起张金钗,很多人会觉得命运对她不公,她中年丧夫,晚年丧子,可如今,村里人却说,她是全村最有福气的老人。这一切,都因为她有个好儿媳妇。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对婆媳的故事。

陈琳瑛帮婆婆用热毛巾擦手,她自己的手也已经满是皱纹。
陈琳瑛帮婆婆用热毛巾擦手,她自己的手也已经满是皱纹。

  从嫁过来的第一天起

  她就承担照顾婆婆的责任

  浦江县郑家坞镇上吴店村村口,有一栋老房子。白墙、黑瓦,房间的窗户是用青石手工打磨出来的,4条小龙各盘一角,看起来有点年头了。跨过门槛,木结构的两层小房子一字排开。整齐、干净是这个小院给人的第一印象。

  小院里的第一间房,有10几个平方,两张木板床、一张沙发,占去了一楼的大部分空间。最里头的那张床上,睡着一个老人,就是98岁的张金钗。

  张金钗和陈琳瑛的故事,要从52年前说起。

  陈琳瑛是义乌市大陈镇人,18岁嫁到浦江。那时候,陈琳瑛的名字是陈银钗,为了避开婆婆“金钗”的名讳,妈妈让她改了名字。

  从过门的那天起,她就承担了照顾婆婆的重任。

  那时候,陈琳瑛的老公在南昌工作,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后来虽然调回了浦江,但也是在县城上班,每周只能回家一次。

  婆婆有胃疼的毛病,为了更好地照顾,老公不在家的日子,陈琳瑛就和婆婆同住一张床。有时候婆婆晚上吐了,她要帮着清理。

  那几年,张金钗身体还挺好,喜欢拿个小凳子,坐在家门口。在村民记忆中,陈琳瑛总是会把饭菜端到婆婆面前。“婆婆先吃,她再吃。”村民说,从没看见她在婆婆之前动过筷子。

  一天曾洗过9条裤子

  还帮婆婆塞过开塞露

  23年前,陈琳瑛的老公去世了,家里只剩下她和婆婆。三年前,婆婆中风了,下不了床,到后来,甚至只能躺着了。

  这期间照顾老人的艰辛,只有陈琳瑛自己知道。

  怕婆婆得褥疮,她每天给婆婆擦身体两次;每次老人大小便后,都要给她用盐水洗屁股……去年,婆婆心肌梗塞突发,大小便失禁,最多的时候,陈琳瑛一天洗过9条裤子。

  除了这些收拾打点,陈琳瑛是打心底里希望婆婆好的。

  婆婆年纪大了,胃口不好,陈琳瑛就让她少食多餐,一天三餐分成6、7顿地做。每天晚上10点之前,陈琳瑛睡在婆婆旁边的沙发上,10点后,她要起床做夜宵,爬来爬去怕压到婆婆,也怕让被窝里的热气跑掉。

  婆婆每餐饭吃完,陈琳瑛都要将她的假牙拿下,先用冷水冲洗,再用热水消毒,最后还要用棉布擦干。

  婆婆吃得少,又少动弹,经常便秘。陈琳瑛就买来开塞露帮婆婆塞。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陈琳瑛却坚持下来了。邻居葛大妈说,从她嫁到浦江开始,就没看到他们婆媳吵过架,闹过不愉快。

  为了婆婆的果冻她愿跑几里路

  心愿是婆婆至少活到100岁

  如今,婆婆张金钗已经是满头银发,瘦削的脸颊往里凹陷。去年心肌梗塞住院后,她的身体大不如前,眼睛也睁不太开。

  陈琳瑛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着。昨天,她跑了几里到镇上,就为帮婆婆买甜果冻。

  都说老人年纪大了会变成老小孩,对陈琳瑛来说,她也把婆婆当新生儿照顾。

  “她自己妈妈过来住,什么都还是先给婆婆。” 上吴店村主任吴恒益说,陈琳瑛对婆婆的好,是全村都知道的事。

  陈琳瑛也是独生子女,母亲已经92岁高龄,好在身体硬朗,不需要人照顾。去年母亲被狗咬,才过来住了一段时间,陈琳瑛又是照顾婆婆,又是照顾妈妈,两头都没落下。

  “张金钗是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也是最有福气的。”很多村民都这么评价。

  因为陈琳瑛的言传身教,她的三个孩子也非常孝顺。就拿陈琳瑛42岁的小儿子来说,他也会给98岁的奶奶洗澡按摩。

  考虑到婆媳年纪都比较大,村里也曾提出找志愿者来帮帮她们,但被陈琳瑛一口拒绝了。

  “照顾婆婆是我应该的。”陈琳瑛说,要说有需要,她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婆婆至少能活到100岁。

  见习记者 陆欣/文 本报记者 俞跃/摄

【编辑:王忠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