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人怀疑自己买到被盗物 想无偿捐献木雕

2016年01月22日 11:01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 

  老杨称,这些佛像是他几年前花1000元从别人手中购得的,但他老伴去年看新闻得知外地发生过佛像被盗事件并和他购买的相似,老杨就开始怀疑家中的佛像可能是被盗物品。

  昨日,老两口商量后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因家里房屋漏雨,担心佛像淋雨受损,他们打算将12尊佛像无偿捐献出来。

  街头寻宝 买回民国木雕佛像?

  昨天上午,在位于南充市高坪区回龙乡的家中,谢华清当着记者的面埋怨起老杨:“一有点钱,就要出去买破烂回来。那些买回来的木雕还不晓得怎么处理呢。”谢华清的目光转向茅草屋一角的柜子,上面整齐地摆放着12尊木雕佛像。老杨冲老伴一笑:“莫急嘛,肯定要给他们找个好归宿的。”

  64岁的杨永端是一名民间收藏爱好者。2010年的一天, 他称自己在南充城区的街头摆摊卖古玩时,遇到一名30多岁的男子搭讪,男子称家里有一组民国时期的木雕佛像。老杨来了兴趣,赶紧随男子前往后者位于营山县城的家中一睹木雕真容,“雕工古朴,不像做旧的。”一番讨价还价,老杨花1000元将12尊木雕请回了家,不过,对于是否是民国时期的佛像,老杨也不肯定,因为从未找人鉴定过。

  老杨说,12尊木雕加一起重100来公斤,尽管是花钱买回来的,但自己从未想过要转手卖掉这组木雕佛像。

  佛像被盗 这12尊木雕是赃物?

  不过,中央电视台去年播放的一则电视新闻让老杨紧张了。

  去年夏天的一个上午,谢华清坐在堂屋里剥着玉米,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新闻,新闻里无意中提到福建有佛像被盗的消息,“说的是啥子肉身佛,具体细节记不清楚了。当时看到电视上的佛像,我又转头看了一眼柜子上的12尊木雕(佛像),觉得老头子买的这组佛像也可能是被人从寺庙里偷出来的。”

  “如果我晓得这组佛像真是对方偷的或是从其他人手里买来的赃物,肯定不得买。”老杨开始四处托人,试图弄明白佛像的真实来源,若确系是某个寺庙丢失的佛像,他愿无偿捐献,但结果一无所获。他随后找到记者,希望能向福建文物部门核实,当地是否有丢失木雕佛像。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上福建省文物局和当地公安部门,但得到的答复是,当地暂未接到有关木雕佛像被盗的消息,而老杨提供的线索有限,查证起来也很困难。

  担心受潮 他愿捐献全部佛像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在老杨的家里,亲眼见到了这组木雕佛像。12尊佛像均为实木雕刻,最高的有81厘米,最矮的47厘米左右,配上各种颜色的佛像面部表情栩栩如生。

  连续几天细雨,让老杨家简陋的茅草屋有些招架不住,四处漏雨。谢华清叹了一口气,“春雨就要来了,到时候屋里的雨会漏得更凶,人可以找地方避雨,但这些佛像咋办?如果木雕因为淋雨受潮损坏了,我的罪过就大了。”

  最终,谢华清和老伴商量,决定将这组佛像无偿捐献出去,“文物部门和寺庙都可以。”

  昨日,高坪区文管所所长龙鹰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将组织权威人士对老杨收藏的木雕佛像进行鉴定,若确有文物价值,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征集保护,即使没有文物价值,也可以接受老杨的捐献,作为一种见证民间民俗文化的实物进行保管。(记者 王超)

【编辑:魏巍】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