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川羌寨里的旅游“大数据”

2016年02月04日 11: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四川绵阳2月4日电 题:北川羌寨里的旅游“大数据”

  作者 杨勇 董媛媛

  “我用微信把北川老腊肉卖到了上海。”北川人陈勇脸上满是骄傲地说。

  农历猴年新春临近,家住四川省北川县石椅羌寨的陈勇一家正在紧张忙碌。他家开办的“农家乐”里挂满了腊肉香肠。“原生态的农产品特别好卖,今年光腊肉就多准备了1000斤。”

  在石椅羌寨内,幢幢石雕楼和木质吊脚楼掩映在茂密的果林中。站在寨门前远眺,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遗址一览无余。

  “这里紧靠老县城,山清水秀,旅游迟早会火起来。”基于这一判断,曾在老县城生活多年的陈勇举家搬回羌寨老宅,并贷款2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修起了“农家乐”。短短几年间,陈勇的“农家乐”生意就火了起来,去年营业额突破50万元。

  陈勇说,客人走时总会带走一些土特产,让他家的腊肉提前“断粮”,加之今年拓展了“微信卖腊肉”的新业务,因此一家人忙到了现在。

  “农家乐”人气爆棚,除了与羌寨风光诱人有关,更与陈勇和乡亲们搭上互联网快车密不可分。

  石椅子村村支书陈爱军告诉记者,石椅羌寨主动融入北川县“智慧旅游”工程后,当地自行开发了在线预定和商品销售服务,寨子里也开起了农村淘宝网店。下一步,外地客人还能通过高清数字监控观察自己订制认购的原生态禽畜生长过程。

  在陈爱军看来,“山区旅游受季节因素影响很大,但是通过互联网线上线下的有效转换,就能弥补季节这个短板。”陈爱军解释说,一旦在羌寨的吃、住、游、购实现了精准的环环相扣,淡季也能变旺季,“冬天也能出商机”。

  除了做精原生态农产品,石椅羌寨还组建旅游和水果合作社,打造出独特的旅游品牌。2015年,有79户人家的石椅羌寨实现旅游收入1650万元,人均年收入从地震前的4000元增至18000元。

  作为羌寨旅游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能歌善舞的邵小蓉正是受益者之一。“每月有2000多元的固定工资,家里还种了不少水果,比外出打工强。”从手拿锄头的农民到光鲜亮丽的“工薪族”,邵小蓉笑称自己和羌寨一样实现了“华丽变身”。

  寒风中鲜有游客,但寨子里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村里人正在为年后开门迎客作准备。此前席卷南方的寒流,不仅冻爆了寨里的水管,也冻坏了数百亩枇杷果。心疼不已的石椅子村村主任陈华仍充满乐观,“那么大的天灾(汶川特大地震)都过去了,这个小坎不算啥。”他说,经济损失可以用其他水果补,也正好趁此机会给枇杷疏果,以提高来年枇杷品质。

  火塘边,76岁高龄的羌文化传承人母广元在耐心地给年轻人“充电”。老人希望,游客能在石椅羌寨探寻到最朴实的原生态文化,并传递给更多人。(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