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0余山东受害劳工遗属及代表接受三菱和解协议

2016年06月15日 14:57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 

  “三菱公司低头谢罪,基本达到了最初目的。”14日上午,齐鲁晚报记者从在济南召开的日本三菱公司山东受害劳工索赔调度会上了解到,在山东受害劳工联谊会的协调下,20余名来自山东各地的受害劳工遗属及代表接受了和解协议,即由三菱材料向受害劳工及遗属谢罪,向每位受害劳工或遗属支付10万元人民币,并出资为受害者在日本修建纪念碑。

  文/片本报记者 戚云雷 实习生 杨志奇

  有望下个月拿到赔偿款

  在日本三菱公司山东受害劳工索赔调度会上,20余名来自山东各地的受害劳工遗属及代表登记了信息。据山东受害劳工联谊会会长刘焕新介绍,接下来山东受害劳工联谊会对登记的信息进行初步确认,再交由民政部社会基金福利会确认,核对无误后,钱款交由基金会发放。

  据了解,这些程序走下来至少要一个月。下个月,日本当地律师也准备进一步对接钱款的发放。届时,当三菱公司和山东受害劳工联谊会取得协调后,受害劳工遗属可凭身份证,到八一立交桥的北京银行山东分行领取钱款。

  此前,三位与三菱综合材料公司签署协议的受害劳工代表曾表示,将继续追究日本政府在掳日中国劳工问题上的责任。对此,刘焕新也表示,三菱公司低头谢罪,基本达到了最初目的,但还是会继续追究日本政府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位受害劳工幸存者与三菱签署和解协议后,主张通过司法途径实现索赔的另一民间团体中国劳工索赔案律师团则认为,三菱公司的和解协议是在玩弄文字游戏,是空洞、虚伪的,并无诚意。对于媒体引用的“在已经找到的1000多名劳工和亲属中,保守估计接受和解的在95%以上”的说法,中国劳工索赔案律师团也持保留态度。

  山东健在受害劳工还有不到10位

  在帮助寻找受害劳工和为受害劳工争取权益方面,山东部分受害劳工及民间维权团体做了不少事情。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为了寻找二战劳工,徐宝华的父亲、也曾是受害劳工的徐锡章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奔波。一辆摩托车,一壶水,一份咸菜,一走就是好几天。为了把信息传达到每一个乡镇,徐锡章到各地去拉条幅,条幅上写着“二战劳工登记处”,并附上联系方式。即使常常被人当成骗子,他也没有放弃。

  2007年,徐锡章去世后,徐宝华接了父亲的班,至今也近十年。“这么多年了还有什么希望,别人给了你多少钱?”面对别人的劝告和质疑,徐宝华没有放弃。付出总有收获,这些年来,陆续有人打来电话,有的甚至拿着报纸前来核实真假,聚在一起维权的受害劳工越来越多。

  从1990年开始提出民间索赔,1995年进入索赔诉讼实践阶段,到目前接受和解,山东受害劳工及民间维权团体已为争取权益奔波了26年。直到2014年,山东受害劳工法律援助团向省高院递交诉状状告三菱公司设在山东的两家公司,而后三菱综合材料公司约见山东受害劳工维权团体相关负责人,才表达了和解意向。

  据了解,山东三菱受害劳工共有1501人,目前健在的还有不到10位,但已经找到700多个劳工或者遗属。山东受害劳工联谊会会长刘焕新表示,山东受害劳工在推动整体和解协议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对日索赔艰难走过20多年

  据了解,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约39000名中国人被强掳至日本国内。三菱材料公司前身的三菱矿业株式会社及其下包公司接收了其中的3765人,这些中国人在极其恶劣的劳动条件下,在饥寒交迫中每天被迫从事强制劳动。非人的生活、加害者的暴力、伤病得不到任何医治,使得多达722名中国劳工身亡。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的浪潮开始掀起,经过取证诉讼以及双方漫长的交涉,20多年后,今年6月1日,96岁的阚顺、89岁的张义德和87岁的闫玉成作为在二战期间被强掳到日本的中国幸存劳工代表在北京与三菱综合材料公司签署协议,接受三菱材料的谢罪并达成和解。

  在《和解协议书》中,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明确承认了中国劳工人权被侵害的历史事实,向受害劳工及遗属表示了“真诚的谢罪”。三菱材料向每位受害劳工或遗属支付10万元人民币,承诺出资为受害者修建纪念碑,从而让日本后人铭记被强制掳日中国劳工的历史。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