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昆明吸毒者的自白:“千万不要吸毒,哪怕一次”

2016年06月23日 17: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昆明6月23日电 (记者 胡远航)上世纪八十年代,阿生(化名)偶然间接触到毒品,先是好奇,后深陷其中。近30年过去了,毒品完全改变了他的命运:百万家产败光、妻离子散。23日,他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以自身经历警醒世人,远离毒品。

  阿生是目前昆明找到的最早的吸毒者之一,1988年就通过做生意的朋友接触到了毒品,他甚至有些得意地自称,“那个年代,只有有钱人才能接触到毒品。”

  在阿生看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本是昆明一家国企职工的他,1982年下海经商百货。“六块钱的产品一倒手就可以卖十八元,钱哗啦啦就来了。”阿生成为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也许钱来得太容易,突然一下子有钱了,不知怎么花,大家就爱聚在一起尝试新鲜玩意。”阿生在一次台球聚会后,去了朋友家试抽进口烟,但他没想到就是海洛因。

  “抽第一次吐了,头晕得很,但三次过后就慢慢上瘾了。后来即便知道是毒品,也心存侥幸,没觉得会一辈子都陷进去。”阿生的朋友圈都是生意人,圈子里不少朋友也都成了“毒友”。

  “70元钱一瓶,大家都觉得我有钱,抽得起,根本没在意。”阿生形容当年的状况“就跟聊天喝茶一样”,吃完饭就去唱歌打桌球吸毒,很多年轻人把这当成了一种娱乐社交方式。

  最风光的时候,阿生曾有百万家产,但“金山也经不住吸”。1992年,因毒瘾越来越厉害,阿生的妻子选择和他离婚,带着女儿远走他乡。到1994年,阿生已无力工作,放弃生意。再后来,为了筹集毒资,阿生卖掉了唯一的住房。

  “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所有的积蓄全部花在毒品上。”回忆起曾经的潦倒,阿生一下子沉默了起来,“父亲去世的时候,我连买骨灰盒的钱都没有,只好用衣服包好装在纸箱内。”

  “那是个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因为吸毒,阿生感染上丙肝,体重一度跌破90斤。2004年,阿生70多岁的老母亲去世,家里的亲戚也不再搭理他。身无分文、走投无路的他,在街头徘徊许久后,走进强制戒毒所。

  “因为毒品我付出的太多了。我跟自己说,你必须重新做人!”进入戒毒所后,阿生再没碰毒品一次。2年后,从强制戒毒所出来的他又参加了为期5年的社区康复。尽管当时,阿生只能靠低保度日。但如今,在社区戒毒站的帮助下,他成功通过国家保安员考试,成为银行的一名保安,并重新组建家庭。

  “其实任何人都能戒毒,关键看你看没看透。”阿生说,近30年过去了,其最开始的毒友圈如今死掉了大半,有些还在复吸,但一贫如洗,生不如死。

  “戒毒成功后,我也加入到社区禁毒戒毒工作中来,发现很多吸毒者都和我一样,在强烈的好奇心和‘试试吧,没事儿’、‘可以释放压力’的劝说下吸下了第一口毒。”阿生说,殊不知,身瘾易戒,心瘾难戒。

  他奉劝人们:“千万不要吸毒,哪怕是好奇,哪怕是一次,都不要去沾。不要心存侥幸,只要沾上,就得用一辈子甩掉它。”(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