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网红”副教授:做最基本事情火了 是学术界悲哀

2016年06月24日 06:28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郑磊这几天成了“网红”。起因是他跟他带的硕士生合写了一篇论文准备在国内一家核心期刊发表,内容和格式都经过了编辑的审核,但是到了最后一步,期刊主编却突然提出硕士生不能联合署名,只能留下老师一个人的名字。几番沟通未果后,郑磊做出一个决定:“只要不让学生署名,我就只能撤稿!”

  6月15日,郑磊毅然决然地撤稿了。有些郁闷和不解的他将这次奇葩的经历发到了朋友圈,没想到却收获了300多个赞,还有“郑老师,如果每个导师都能像您这样想,并身体力行,中国的高等教育将会培养出很多大家,这不仅是对学生个体的尊重,也是对学术的尊重。请收下我的膝盖”这样的留言。意外成了网红之后,郑磊却说,我只做了最基本的事情就火了,这是学术界的悲哀。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某知名大学的研究生告诉北青报记者,虽然已经毕业一段时间了,但是要想取得研究生学位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的规定让他很难受。“核心期刊就那么几家,全国多少人在等,有的是博士生,还有的是高校的老师呢,排队都排不过来。”这名学生告诉北青报记者。

  为了能顺利发表论文,学生们各有各的门路,最方便的办法是“搬出指导老师这座大山”,在自己的论文前面加个老师的名字,借助一下老师的名气。或者求老师帮忙发表,因为老师认识很多期刊的编辑。

  对于这种现象,郑磊说,这种“不看文章质量,只看出身”的做法,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无益。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是,年轻学者没有名气,发稿机会少。在郑磊那篇撤稿的朋友圈留言里,有学者称别说一个研究生被歧视了,就是副教授也一样被歧视。有些刊物发表不看内容,看重的却是作者的名气。

  郑磊认为发达国家长期使用的“匿名评审”制度或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作者将稿件投给某个核心期刊,决定这篇文章能否发表的并不应该是这个期刊的编辑,而是应该在编辑进行初步判断后,隐匿作者姓名,分别把文章发送给3到5名业内专家,由专家出具评审意见。这一过程中,“双盲”很重要——专家不知道文章是谁写的,作者也不知道应邀参评的是哪几位专家。稿件能不能发表全凭质量。

  对话

  郑磊:决定撤稿是因为论文内容过硬

  北青报:您这篇论文是什么时候开始写的,涉及什么领域?

  郑磊:论文从去年12月份就开始写了,做了快大半年,花了不少精力。论文是关于政府部门开放数据评估框架的。

  北青报:您的硕士生也参与其中了么?

  郑磊:是的,我的这个硕士生特别优秀,以本科专业排名前几的身份保送研究生,她的研究能力不比博士生差。在写论文的过程中,经常能给老师提出一些好的建议甚至质疑。研究过程中,我们是师生关系,但是就这篇论文来说,我们也是合作的关系。

  北青报:那为何期刊编辑不给硕士生署名?

  郑磊:现在不少高校都对学生发表文章有要求,但不排除有的学生文章质量低,有的导师为了帮忙,把自己的文章挂上学生的名字。编辑觉得这样的文章拉低了期刊的质量,我很能理解这样的情况。在国外留学时,我的老师对我的一篇论文帮助很大,在发表前我邀请导师作为第二署名。但是老师拒绝了,她说你的研究成果就是你的。我回国后,也一直坚持用同样的规则对待我的学生,无论他们是博士、硕士和还是本科,只要认真参与了研究,就一定会署上他们的名字,根据贡献大小,不是第一署名就是第二署名。

  北青报:在高校里,有很多导师在发表论文的时候不给学生署名,或者学生的名字最多出现在文末的“致谢”中,这几乎都成了潜规则。

  郑磊:这也触及了我的底线。我不希望很多年后,我的学生想到我时,会觉得当年老师只是把他们当成学术工具。另外,在我教的学生中,即使是博士生毕业后也不一定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如果他们在跟着我做研究的时候,知道学术是什么,知道敬畏学术就行了。

  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仲虞

【编辑:陈海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