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僵尸”自行车难题破解有新招 旧车能换米面油

2016年07月11日 16:01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无论是逼仄胡同里的平房居住区,还是高楼林立的楼房住宅区,随处可见的“僵尸”自行车,成为社区管理者绕不开的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这些随意丢弃的自行车影响社区环境,不清理居民有意见,可一旦要清理,平时不见踪影的车主又突然现身。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朝阳的一些社区用智慧完美解决了这个事儿虽不大,却往往会引起居民反感和争端的社区常态事件,同时也为这些“僵尸”自行车寻找到了另类归宿。

  居民提出“绿色当铺”创意

  破旧自行车能换米面油

  用自家的废旧自行车能换面、米、油。“这个‘绿色当铺’的想法是由居民自己提出的创意,我们社区共有3个小区,在一个小区先进行试点,没想到效果特别好。”朝阳区大屯街道慧忠里第二社区党委书记王丽丽告诉记者,这个创意还被选为朝阳区优秀社会治理创新项目,未来将在全区推广。

  在已经试点“绿色当铺”回收破旧自行车的小区里,居民楼都是有着近20年楼龄的老楼。“我们最开始摸底时发现,光这个小区里有主儿和没主儿的老旧自行车就有200辆之多,这些自行车占用了社区和楼道里的各种公共空间,很多居民都反映看着闹心。”“绿色当铺”提案项目的创意者、居民孙连涛当时的想法特别简单,“虽然很多居民对这些破旧自行车有意见,可毕竟是人家的私人财产,社区工作人员也不好随便处置,因此必须找一个居民能够认可的办法。”

  在街道和社区的帮助指导下,孙连涛的“绿色当铺社区老旧自行车换购”项目进入了实施阶段。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告知居民,可以用自家的废旧自行车换取面、米、油等,同时社区还请来废品回收人员,对换购的废旧自行车进行评估,根据自行车的新旧程度等,分别可换取对应的物资。

  王丽丽说,“按照自行车的新旧程度,我们分了三档,对应的物品都是由社区出资并在正规超市购买的生活必需品,比如米、面、油等,居民参与特别踊跃。”去年,试点小区“绿色当铺”一共清理了200余辆老旧自行车,小区里再也见不着又占地又堵心的破旧自行车了。

  “以前懒得处理这自行车主要是因为没有渠道。”居民刘大爷把自家的旧自行车兑换给了“绿色当铺”,“我那自行车兑了一大桶油,市场价怎么也得80块钱。社区的这个主意真是一举多得,大家都很开心。”

  “今年打算把其他两个小区全部纳入‘绿色当铺’。”王丽丽说,根据目前的统计,那两个小区一共有四五百辆老旧自行车。“对收上来的自行车,我们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专门的废品回收机构进行统一回收处理和再利用。”

  街道出资回收修理

  变成公租车服务居民

  街道出资,先把居民手中的破旧自行车回收上来,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把这些破旧自行车修理好,免费提供给居民当公租自行车来使用。和慧忠里第二社区应对破旧自行车的管理方法相比,朝阳区双井街道的做法则绝对算得上是“改进加强版”。

  “小区里破旧自行车的问题由来已久,但解决起来也确实棘手,如果硬碰硬拿堆物堆料等市容条例的内容来强制进行管理,势必会引起居民的不满。我们也是在实践中听取了很多居民的意见后才突然萌生灵感,把这些破旧自行车利用起来,作为公租自行车的有效补充,来为居民服务。”双井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和市里统一的公租自行车相比,这种改造的自行车都是免费使用的,而且平时有专人维护,质量也不差。

  在位于双井家乐福西侧的一处改造自行车租赁站点,居民吕先生告诉记者,“拿街道发的‘幸福双井社区卡’就能直接使用这些自行车,不用交押金,也没有租金。还可以在另外三个站点还车,非常方便。”

  据介绍,目前在双井地区,这种免费公租自行车共有200辆左右,4个站点每天的使用车次在40辆左右。这些免费使用的公租车中,有一半都是用回收上来的废旧自行车改装的,另外一半则是由辖区内的企业公益捐助的。

  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居住在双井地区的居民,有‘幸福双井社区卡’就可以不用交押金,直接使用。即便是需要交纳押金的市民,也可以在我们现有的4个存车站点随时还车并取走押金。下一步我们还会在辖区内增加5个左右的自行车站点,为更多的居民服务。”

  记者手记

  好管理

  体现在服务上

  “僵尸”自行车的处置作为社会管理中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曾经让很多街道和社区工作者挠头,但通过这些实际案例,记者发现,破解这些难题有时不仅仅需要清晰明确的制度和条款,更需要的是知民心、顺民意的管理智慧。相对于冷冰冰严格照章办事的教条式“管理”,老百姓更需要的是能耐心倾听、了解他们真实想法的“服务”,最终在充满人性化的服务式管理中,一举多得地解决问题。

  曾从事多年社区工作的市人大代表苏煜表示,“破旧自行车的事儿虽然不大,但解决起来绝对需要智慧,更需要管理部门与居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朝阳区这两个街道社区能够想出物物交换,甚至是适当进行补贴的方式来柔和地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做法非常走心。尤其是双井街道,还能更进一步让这些自行车变废为宝、为民利用,更是非常棒的一种管理手段。”

  本报记者 左颖文并摄 J170

【编辑:尹璐】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