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一街一坊总关情 从容颜之变看杭州“客厅”民本情怀

2016年07月15日 19: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一街一坊总关情从容颜之变看杭州“客厅”民本情怀
整治后的思鑫坊徐宅1号院落。 上城区供图 摄
整治前的思鑫坊徐宅1号院落。 上城区供图 摄
整治前的思鑫坊徐宅1号院落。 上城区供图 摄

  中新网杭州7月15日电(记者 王逸飞)西贴烟柳画桥、处处胜景的西湖;南有沉淀历史厚重的南宋皇城;坐拥杭州最为繁华的湖滨商圈;虽是浙江省面积最小的城区,但单位GDP却是全省最高……这便是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一片融汇古今,又绽放芳华之地。

  作为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杭州的商贸、金融、信息、旅游和文化中心,上城素有杭州“客厅”和“窗口”之称。历来,这片土地以繁华示众,以美景醉人。而外人少有了解的是,这里同样是一片执着于“民生”,将“民本”作为核心发展理念的“美丽”城区。

  “民本”,彰显于这里的一街一坊。

  去年底,以G20峰会即将在杭州举行为契机,上城区启动82项整治项目,致力改善居民生活品质。“违章必须拆除,群租房必须清零,无证餐饮必须整治,燃气必须到户,拼厨接卫必须全覆盖,环境必须提升”,上城区区委书记缪承潮提出的“六个必须”的民生改善标准,如今已成为上城区服务保障G20峰会的标准。如是,换来了始版桥、思鑫坊、馒头山等“城市污点”的容颜之变,“脏乱差”换作新风景,旧民居再现新活力。

  “民本”,蕴藏于上城的一语一行。

  “让老百姓生活品质不断改善,本身就是政府责任,我们也舍得花更多精力和成本。”缪承潮的话,虽然简洁,却饱含深情。

  始版桥直街之变:从“牛皮癣”到“绿色阳台”

  上城区清泰南苑居民沈丽(化名),如今每周都会到小区西面、原始版桥直街所在的工地看看。“现在始版桥有了小公园,听说接下来还要沿河做大量绿化,以后是休闲散步的好地方。”沈阿姨说。

  她告诉记者,这几个月她来这里的次数,比过去十来年来的总数还要多。提起以前这里的始版桥直街,沈阿姨又皱眉又摇头:“以前我们都不过来这边的,典型的脏乱差,而且这么多年破旧房子从街边上一直延伸到了贴沙河边。”

  沈阿姨口中的始版桥直街,据传与北宋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有着密切联系。不少“老杭州”说,北宋毕昇在这里始创活字排版印刷术后,为方便望江门外的行人过河,专门出资重修古桥,名曰“始版桥”。虽然如今已有名无桥,但贴沙河边一条宽仅4米、长约1.4公里的狭长小路,却留下了“始版桥直街”的名字。

  此前,虽然地处杭州市区中心地段,但始版桥直街扮演的“角色”与传说中其颇具人文意义的气质并不相符。

  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街道党工委书记朱黎明介绍,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兼之撤村建居、规划调整等原因,近五十年来,始版桥直街周边汇聚了大量原望江村、近江村农民房,已成为典型的城中村。

  “此前这里基础设施薄弱、违章搭建多、外来人口混杂,环境脏、乱、差,治安、环境、安全问题突出:生活垃圾、污水影响贴沙河水质,每年至少发生两起火灾事故,也时常发生刑事案件,可以说已经是贴沙河畔最大一处城市‘牛皮癣’。”朱黎明说,对生活在这里的数千名居民和周边市民而言,改变始版桥直街的生活坏境成为了迫切需求。

  去年底,上城区望江街道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及G20峰会为契机,启动始版桥直街拆迁整治工作。3000平方米面积的始版桥公园,和87.6亩的沿河绿化带,成为新规划的内容。

  在朱黎明看来,始版桥直街的整治是为了民生,而起步阶段的征收工作,更要保障民生。

  在征收工作伊始,朱黎明带领整个现场动迁指挥部的100余名干部,担起了“走家入户”的责任。他们尊重征迁居民要求,在其方便的时间、地点入户宣讲政策。为确保阳光搬迁、公平赔补,他们将搬迁补偿方案、计算方式、补偿流程、补偿案例在搬迁范围内进行全过程公示,并通过补偿过程公开、透明,接受所有老百姓的监督。而工作人员无周末、无昼夜的忙碌,及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的态度,也换来了征收住户的认可。

  “多亏G20这个好时机,这条街才终于盼来了拆迁的机会,等了大半辈子也终于可以改善改善生活了!”有着二三十年党龄的项建国(化名)说,这次他也是第一批带头腾空签约的居民。

  “这次的政策其实蛮好的,政府让我们都了解的很清楚,喏!不仅随时上门解答,现在有哪些流程,怎么补偿,打包价怎么算,都公示出来了,这样的征迁我们老百姓放心!”他指着钉在墙上的公示板乐呵呵地说。

  记者从望江街道了解到,在“以民为本”理念的贯彻下,始版桥直街一个月便征收住户204户,目前征收已经基本清零,相关改造建设正全面提速。

  “对于百姓工作,没有‘情’是做不好的。干部就要以民生为本的理念,彻底改变这里的面貌。给老百姓提升居住质量,提高城市生活品位。”朱黎明说。

  如今再看贴沙河畔始版桥区块的变化,证明着朱黎明的话并非一句空谈。

  在项建国等数百户征迁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及品质生活保障的基础上,6月,3000平方米大的始版桥公园已经成型,花红柳绿中,每天许多像沈丽一样,原本对始版桥直街避而远之的周边居民,都把这里作为了休憩和娱乐场所。而最让附近居民期待的是,沿着贴沙河改造的步道旁,将种上667棵樱花树,明年春天,居民们就能在家门口欣赏到樱花美景。

  百年思鑫坊:“风水宝地”再现风华

  “welcome to Hangzhou;nice to meet you!”刚进上城区湖滨街道的思鑫坊,记者就被这颇为标准的英语朗读声给吸引了。十几位可爱的大叔大妈正将一本本自编教材捧在手上,对照着中文字读着英文音。老人们说:“现在周边环境整治的这么好,过日子劲头更足了,我们也准备迎接G20呢!”

  老人们的感受,正是百年街区思鑫坊的如今正在发生的变化。

  这处始建于1913年的石库门建筑群靠近西湖,曾是名副其实的卧虎藏龙之处。这里的“老邻居”中,有东北军抗日名将何柱国,有民国著名书画家、北洋政府司法次长余绍宋,有胡雪岩的侄子、浙江兴业银行董事胡藻青,有在韩国被誉为“国父”的金九等。杭州也有“百年思鑫坊,半部杭州民国史”的说法。

  作为杭州城里最好的石库门里弄建筑群和近代建筑文化的精彩符号,以及老杭州人印象中临近西湖,紧挨龙翔桥的“风水宝地”,思鑫坊却在上世纪80年代后一度出现衰败没落的迹象。

  据湖滨街道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地处湖滨板块,这里此前吸引了大量生意人和外地人进住,临街的石库门被拆除、私搭乱建现象严重、房屋日渐破旧、业态布局杂乱,而最多时三十多家无证小吃店的营业,更是使该地一度油烟味十足、空气质量“糟糕透顶”,甚至鼠患严重。

  80岁的崔文清老人对这一切仍然记忆犹新。她回忆说:“我在这里住了40多年,最早这里家家户户没有厕所,邻居街坊谁不是拎着木头马桶每天去公共厕所倒。再后来,由于餐饮、服装小店云集,这里卫生环境差不说,到底都是乱拉的电线,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此前,崔文清曾花费60多万精装修了自家的房子,但是一出门就是另一番天地,老人心里总是不怎么高兴。

  去年起,上城区思鑫坊启动提升改造工程。关停无证餐饮、拆除违法建筑,并对危房进行排危修缮。目前,思鑫坊外立面的提升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居民房内部的拼厨接卫也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此外上城区还对对思鑫坊进行了亮灯改造,在其建筑和道路上使用LED线型洗墙灯、LED双向壁灯、壁灯、庭院灯进行亮化,让夜晚的思鑫坊重新释放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百年思鑫坊的改造过程中,上城区并不局限于对违建的拆除和对环境的整治,而是深挖历史细节,按照建筑、名人、生活、物件等,通过时代的脉络线索,力图展示出百年思鑫坊的全貌。具体在建筑整治过程中,保存思鑫坊原有的“一巷一弄”格局,重点建筑采用传统木格扇门窗、部分采用原物整修保留使用,部分复制补配、以一砖一瓦打造出历史与现实交汇独特韵味的样板。

  如今再次走进写有“思鑫坊”字样的门洞,过去无证餐饮的大烟囱一根都看不到了;粗朴的条石铺出的小路干干净净。民屋窗台上,鲜花绽放;告别油污的墙面上,露出了岁月本来的痕迹……

  说到现在,作为老住户的崔文清哈哈哈就笑开了。“我现在真是特别幸福,身边的环境变化天翻地覆”。而闲暇时候,出门和街坊邻居聊聊天谈谈变化,或者步行七八分钟到西湖边看看书报,成为了这位杭州老人越来越喜欢的乐事。

  对于思鑫坊的风华重现,杭州市上城区区委书记缪承潮向中新网记者表示:“我们没有搞大拆大建,就是恢复老杭州建筑的风貌——白墙黑瓦,给居民配置生活设施,让百姓住得舒服舒畅。”

  他介绍:“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在迎接G20改造提升环境的同时,一定结合民生改善,绝不做表面文章。不仅仅将道路、立面等改造施工好,一定将百姓反应的生活不方便的问题解决好。”

  蝶变的“馒头山”:“皇城根下”人告别煤炉马桶

  如今,说起杭州上城区民生改善最为明显的地方,除了始版桥直街与思鑫坊等,位于杭州凤凰山脚下的馒头山社区也会被不少人所提起。

  因为毗邻南宋皇城遗址,充满老杭州味道的南星街道馒头山社区曾被形容为“皇城根下”。然而也正是因地处核心保护区块,多为上世纪50、60年代老民居组成的社区,一直没有实施大面积改造,这使得道路狭窄、违建严重、危旧房遍布成为此前馒头山社区的真实写照。

  而更令人难以想到的是,就在去年,住在这些危旧房里的许多居民,还过着每天生煤炉、倒马桶的生活。家住该社区凤凰新村10幢的宣文英,便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了大半辈子。

  她说:“我们的房子是60年代用煤渣砖建的,没有打过地基。十多年前,房子墙面就开始出现裂缝,地基也下沉。之前房子最大的裂缝能塞进拳头,住在里面心里都慌。”

  “现在好了,有专门的厨房,厕所还有抽水马桶。以前进门就是自己搭的炉灶,用煤炉烧烧饭,早上起来大家第一件事就是出门倒马桶。”宣文英说道。

  去年底,上城区对这一有着6000多居民的社区启动综合整治工程,拆除违建、改造危房、综合整治道路、地下管线及基础设施整改提升同步推开。而半年多再看这里,居民们生活的家园已是旧貌换新颜:道路两侧,不再是布满违章建筑,路面随之拓宽;老旧民房,经过粉刷变成了白墙黛瓦的中式民居;新民居内,居民用上了抽水马桶,在家里洗上了热水澡……

  据了解,目前馒头山立面整治、道路提升已基本完成,民生改善项目正在持续全面推进。按照规划,未来的馒头山,既有便民的农贸市场,又有占地1.4万平方米的馒头山公园,以及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邻里服务中心。而在产业发展方面,在原有的文创园基础上,馒头山还将陆续引进餐饮、民宿、文创等业态。

  蝶变的是馒头山,赢得的却是民心。今年端午节期间,上城区南星街道许多居民,就带着各种原材料专程来到馒头山整治工程现场,邀请正在紧张施工的建设者们一起包裹粽子,并赠送了端午节礼物。这样的欢乐祥和,成为了馒头山民生改善的最好诠释。

  对于上城区而言,一街一坊一社区的变化,还只是这里日新月异发展的一个角落,但不论这一角落多小,却同样反映着上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正如缪承潮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所说:“发展产业、改造城市,都是从老百姓的民生问题出发,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让老百姓生活品质不断改善,本身就是政府责任,我们也舍得花更多精力和成本”。(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