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长白山最后的木屋村落渐获新生

2016年08月02日 11: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吉林抚松8月2日电 题:长白山最后的木屋村落渐获新生

  作者 郭佳 金乔

  盛夏的吉林长白山区正值雨季。傍晚时分,位于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的锦江木屋村内,炊烟从一个个木烟囱袅袅飘出,三三两两的游客走出木屋,撑着伞在新铺设的山路上漫步。

  这处长白山区保存最完整的满族古木屋建筑群,在两年前还是一片“屋败人稀”的萧条景象,如今却因开发旅游而渐获新生。

  锦江村作为满族木屋文化遗存,最早始于清朝早期封禁长白山,被留下守山的满族人在其后的200多年间,以开荒、狩猎、捕鱼、伐木为生,并利用当地优质红松木材垒垛成房,形成独特的木屋村落。

  近60栋木屋散落在山坡上,见不到一片砖瓦。木屋在当地又称“木磕楞”,由木墙、木瓦、木烟囱等构成,通过原木纵横交错咬合搭砌,里外两面涂抹黄泥,以御风寒。

  随着长白山林区禁伐的展开,木屋村人很难再单纯地靠山谋生。村里年轻人开始走出交通不便的村落,到城里务工。前些年木屋村只剩下20多户居民,且留守的大都是老年人。近60栋木屋中,有38栋因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岌岌可危。

  近日,中新社记者探访了这个隐在长白山深处的古老村落。驱车数个小时,蜿蜒的山路忽然闪出两条岔路,通往木屋村的指路牌格外醒目。当穿过最后一道密林,一片巨大的开阔地上铲车、挖掘机正在轰鸣,工人往来其中,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村里的道路建设、文物本体修缮等工作将全部完成。”抚松县漫江镇党委书记白金华说,这些工作是保护开发木屋村必不可少的,未来,旅游将是这里的富民产业。

  白金华介绍,自2015年,对木屋村的整体修缮工作就已经开始。“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挖掘民俗、恢复原真性,把锦江村打造成东北民俗体验中心和生态博物馆是最终目标。”

  如今,往日萧条不在。一条小河汩汩流过,一条村路沟通着两旁的木屋。记者发现,不少木屋外都挂着“农家饭馆”、“茶馆”、“豆腐坊”等小招牌。白金华介绍,这些都是近几年旅游业发展带动起来的。

  豆腐坊的女主人孟凡荣除了供应全村人所需的豆制品,还要像导游一般向游客介绍这门传统工艺。近几天这里首次迎来了一批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令她难掩兴奋。“25年前我嫁到这里,现在是最热闹的时候。外面人想了解我们的生活,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外面的世界。”

  村里最火爆的店面非“木屋人家”莫属,这家几十平方米的小店以其“本土特色”吸引着远道而来的食客排队用餐。不过,对于老板于艳霞而言,更开心的是儿子从外地回来,准备一起经营。

  “我很支持儿子回来,村子发展前景不错。”精明的于艳霞甚至开始盘算着,可以利用儿媳的传统满族剪纸手艺来为小店增加更多特色。

  “如今年轻人开始返乡了。”白金华说,这些年轻人就是村子未来的希望。(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