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成都飞蛾大暴发 高温生长加快数量较往年翻倍

2016年08月23日 09:50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 

  研究人员用“灯诱”的方法吸引飞蛾,然后记录下飞蛾的种类及数量。

  贡嘎山海拔5100米处的珍珠绢蝶。

  热出怪现象

  36.7℃秋包伏,热得哭

  俗话说:秋包伏,热得哭!最近,天气预报找不到一点惊喜,主题只有一个——热。

  8月22日上午,四川省气象台再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这已是连续第九天发布高温预警。8月1日-21日,成都的最高气温高达36.7℃,这个高温的末伏,也是成都近30年之最。

  这个夏天有多炎热?成都的飞蛾们最有发言权。

  从7月中下旬开始,成都就迎来了蛾类“大暴发”,其出现的数量较往年翻了一倍,天蛾更是以三四倍增长的数目,成功当选“今夏最怕热的蛾类”,而一些很少抛头露面的珍稀蛾类也频频现身。

  不仅如此,随着气候变暖,近10年来,原本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大型蛾类,正逐渐朝更高海拔迁徙避暑;而个别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珍稀蝶类,随着食物减少,正面临着和大熊猫一样退化和灭绝的局面。

  暴发 成都西部山区蛾类数量翻番

  今年4月开始,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成都西部山区作了一次昆虫普查,蛾类是其中的重点普查项目。

  “我们在成都的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青城山、鸡冠山、西岭雪山等地设置了27个点位,通过每个月的监测,观察各种蛾类的数量和种类变化。”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说,从4月到7月上旬,变化并不明显,但到了7月中下旬,变化突然显现。

  工作人员利用“灯诱”的方法,将观测地点选在山顶和山腰靠近悬崖处,从凌晨0点至1点,用白炽灯等光谱波长的灯光,照在一块10多平米的白布上。不一会儿,许多飞蛾便被吸引到白布上,工作人员将其拍下照片,再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的结果显示,每平方米每小时出现的蛾类平均370只,最多可达到540只,与往年的100多只相比,足足增加了1倍,俨然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超生游击队”。

  在这当中,贡献最大的当属天蛾类。霜天蛾、淡青雀纹天蛾等数目增长排名第一,1平方米达到6-10只,是以往的4倍。

  日前,华希昆虫博物馆在青城山捡到了一只箩纹蛾,没想到5天就孵化完成,一周长到4厘米,存活率达到惊人的95%,生长速度快了足足两周。

  原因 高温天气下,蛾类生长加快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飞蛾们突然大暴发?赵力分析,或许是被成都的天气热到了。根据科学记载,低温会降低蛾类的新陈代谢,从而生长变慢。反之,高温就会加快机体发育,成熟时间就会随之缩短。今年,成都从6月就开始持续高温,最近几天更是连日达到30多摄氏度,由此可以推断,长时间的高温很可能成了一支催熟剂,不但加速了蛾类的新陈代谢,帮助它们迅速生长发育,还提高了成活率。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飞蛾们疯长,会不会把周围的树木吃光,破坏生态环境。赵力说,山区植被都是杂生,但蛾蛾们比较挑食,只吃一两种树木,即使是数目暴发,也只可能影响到局部树木,不会产生灾害性影响。

  病虫害防治专家汪先生表示,气温升高的确对某些昆虫的生长会造成影响,但是昆虫有一个适宜的温度区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制约其继续生长。

  怪象 低海拔蛾类向高海拔迁徙

  箩纹蛾、豹大蚕蛾、浅翅凤蛾和绿尾大蚕蛾都属于大型蛾类,基本都生活在低海拔的热带地区。但今年炎热的天气,也让它们一改往日高傲,频频现身。

  “事实上,今年蛾类的变化,只是近10年来气候变暖对蛾类影响的缩影。”赵力说,近10年来,博物馆提取了50种成都西部山区的蛾类样本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其中41种蛾类正逐渐向更高的海拔地区迁徙,每年向上推移30米左右,可近年来,迁徙的速度更快了。

  赵力分析,动植物的生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环境。随着气温的持续升高,蛾类的生活环境变热了,食物也变少了,它们就会像其他动物一样,往海拔更高、更舒适的地方搬迁。“但迁徙的速度突然加快,也是未曾料想”。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天宇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供图

  新闻延伸

  受气候变暖影响

  高海拔珍稀蝶类濒临灭绝

  当低海拔的蛾类们数目激增的时候,高海拔的蝶类却面临着急剧减少的困境。

  赵力说,绢蝶是高山类蝴蝶,绝大多数生活在人迹罕至的高山雪线附近,那里气候恶劣,交通不便,一般人难以到达,使它们成为中国产蝴蝶中最珍稀难见的一个科群。而根据赵力的观察,今后看见绢蝶将会更加困难。

  分析绢蝶的生存环境,不难得出其中原因。赵力说,绢蝶赖以生存的食物主要是高山景天科植物,一般生长在海拔4500米以上高度。但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冰川融化,致使高山雪线上升,这类植物难以继续生存,分布范围越来越小,有的甚至仅局限于某座山峰上。食物不济,绢蝶也只能被一步步逼退到“孤岛”上,圈子越来越小,种群割裂,彼此间的基因无法得以交换,最终导致种群退化,沦为和大熊猫一样的境地——濒临灭绝。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