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川西高原的“人虫大战”

2016年09月21日 10: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成都9月21日电 题:川西高原的“人虫大战”

  作者 徐杨祎 王鹏

  9月,初秋的川西高原气温骤降,天气变幻莫测。汽车行驶在扎溪卡大草原上,每当看到路边的野狗,坐在副驾驶上的胡平总会说,“你看,又一只‘包虫’。”

  “扎溪卡”是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的藏语名,这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青、藏三省区交界处,是泡型和囊型包虫病的重流行区之一。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极高,因而被称为“虫癌”。

  “狗是包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成虫寄生在狗体内,虫卵随狗粪排出,污染土壤、草地、水源及狗活动的场所。人不注意卫生,食用被虫卵污染的食品和水,会得包虫病。”因此,甘孜州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胡平把染疫的狗简化成了“包虫”。

  在胡平看来,“包虫病防治工作必须从传播源头入手。”一场“攻坚战”于2015年11月在甘孜藏区拉开: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中,人群查治、犬只管理、全民健康教育、畜间防控及鼠害治理、饮水安全等涉及包虫病患者查治与传播源头控制的专项行动均被囊括。

  根据安排,石渠县开展了家犬摸底调查建档工作。截至2016年8月底,该县已规范管理犬只18368只。每月10日被定为“驱虫日”,牧民要在这一天给自家犬只喂驱虫药。

  在石渠县每一所小学,孩子们人手一张藏汉双语的包虫病知识卡片,让他们熟悉包虫病的危害、养成讲卫生的习惯。“我们希望孩子通过学校获得包虫病防治知识后,在家里传播包虫病防治的相关知识。”胡平希望通过教育先改变孩子,再通过家庭让防治知识传播下去。

  胡平的希望正在变成现实。在石渠县虾扎乡,12岁的索朗曲珍从学校学到包虫病防治知识后,便不再与狗玩耍,同时,她也不再让弟弟玩狗,并让家人都注意卫生,“现在妈妈挖虫草也会戴上手套。”

  当然,健康教育不只在学校。四川省疾控中心寄防所副所长刘磊告诉记者,宣传教育还重点走进了牧区、寺庙。在部分寺庙,也有活佛参与进来。

  在包虫病的传播链条中,牛羊和草原鼠是重要一环。牛羊既会是受害者,也是传染载体;而草原鼠则会将虫卵散播开来,污染水源、草地。为此,石渠县加大了对牛羊屠宰的检疫力度,一旦发现患病牛羊便采取无害化处理。同时,对93个牧民定居点周边进行了鼠害治理工作,并累计解决了当地6.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人虫大战”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即集中筛查治疗及扶贫救助。卫生疾控部门,深入各大牧区、寺庙、学校,对石渠人进行了三轮集中筛查。截至今年8月31日,石渠县全县共筛查8.2万余人;目前甘孜州人民医院已完成手术150余例,预计10月底前完成手术400例左右。

  在甘孜州其他县,集中筛查也在同步进行。根据安排,整个甘孜州将在三年内完成人群筛查工作。

  家住虾扎乡的泽容在集中筛查中被发现患有包虫病,在7月份顺利进行了手术,目前正处于术后恢复期。她告诉记者,手术共花费4.5万元(人民币,下同),其中自己承担的仅150元。“通过城乡医疗保险和包虫病项目补助等政策补贴,每例手术患者,个人平均只需承担约800元。”胡平说。(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