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访普洱市市委书记卫星:坚持生态保护是第一政绩

2016年09月22日 13:48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 
普洱市市委书记卫星(中)与普洱市江城县康平镇鸿耀科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交谈。图/受访者提供
普洱市市委书记卫星(中)与普洱市江城县康平镇鸿耀科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交谈。图/受访者提供

  “坚持生态保护是第一政绩”——专访普洱市市委书记卫星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叶娟 保旭 席志刚  

  微信公号:中国新闻周刊杂志(china-newsweek)

  从 “十一五”提出“绿色普洱、生态普洱、文化普洱”的发展思路,到“十二五”提出“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发展战略,直至成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发展“绿色经济”初心不改。步入“十三五”,向绿色、向生态要红利已成普洱共识。近日,《中国新闻周刊》就普洱市的发展思路,专访了该市市委书记卫星。

  “向绿色要红利就得忍得住,扛得起”

  中国新闻周刊:地处边陲、经济欠发达的普洱连续用两个“五年规划”来确立绿色发展战略,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卫星:普洱尽管地处边陲,但森林覆盖率达70%左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优级天数保持在300天左右,被誉为“天然氧吧”。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100%达标,并保存着全国近1/3的物种。生态是普洱最大优势,绿色是普洱最大特色,与其他省区相比,普洱的绿色生态具有比较优势,换句话说就是“天赐普洱”。

  此前,普洱的大山沉甸甸地 压在普洱人的身上,靠山吃山吃什么?无非是那点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吃完了怎么办?近年来,我们开始思考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我经常讲一个观点:空气带不走,生态带不走,但绿色健康养生产品可以带走。普洱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本要靠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产业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展绿色经济,是中国破解资源环境瓶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十二五”时期,我们更加坚定了走绿色发展的路子。2013年6月,国家发改委复函云南省政府,同意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这对普洱市来说,来之不易,同时,如何让发展绿色经济的探索实践从试验上升为示范,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提供普洱方案,履行好国家赋予普洱的历史使命,我们深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中国新闻周刊:既要负责整个区域的发展问题,还要考虑到把生态保护好,如何协调?

  卫星: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的确压力很大,特别是要在确保我们的发展指标与全省同步,实现跨越、实现小康的大背景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保护是第一政绩不动摇,在保护中开发,在科学开发中更好实现保护,宁愿牺牲一定的发展速度,也要把普洱生态环境保护好,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

  普洱要实现全面小康,要跨越,系于绿色发展来实现,这个过程很考验领导干部的智慧,考验政府的执政水平,怎样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这个度确实很难拿捏。

  不过,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示范区已经有了一些可复制的经验,绿色经济的后发优势逐渐显现。摸清家底后,我们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覆盖优势,没有去过剩产能的历史包袱,产能调整的压力不大,压力主要是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其次,老百姓对自然的敬畏,对绿色的热爱,这种历史上形成的保护观、生态观已深入人心。现在砍一棵树,老百姓都会报警。这是普洱上下形成的良好共识。有了共识,无非是笃定思路,坚持按绿色产业,绿色生产、消费、生活方式去做就好了。

  大山已经不再是阻隔我们与外界联系的障碍,而是可持续变现的、提供我们吃穿用度、循环发展的致富之山。在向绿色、向生态要红利层面,我们变山为宝,“靠山吃山”,念好“山” 字经,做好“山”文章,向山要产业、要生态、要效益,结合普洱发展,“十三五”规划当中我们做了一个“4+4”的产业布局。第一个4即四大产业基地:特色生物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现代林产业基地、休闲度假养生基地;第二个4即四大产业: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智能产业。4+4产业集群构建了向整个山要效益的绿色经济发展格局。

  中国新闻周刊:传统GDP向绿色GDP转换,显然还有一段距离,若步子迈得过大,要付出很大代价,你怎么考虑?

  卫星: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话分两头讲:一方面,我在全市大会上说过,绿色、生态变现的周期长,特别是变现方式仍很传统,碳汇交易方式、规则尚不明确。所以,做绿色经济要有毅力、有恒心,要忍得住,要耐得住,要扛得起。

  外面都在疯狂发展,大家都比传统GDP。绿色GDP的权重占比不高,传统GDP主导短时期还难以改变,所以每次汇报工作压力很大。

  一方面我说要忍得住,是因为绿色GDP的转化是个痛定思痛的过程,这个过程还在探索中。我们知道今后一定会有出路,但眼前的发展与长远发展之间的GDP增速如何取舍、平衡,如何抉择与应对?我们始终坚持普洱要绿色、生态、惠民的GDP,不要带血、污染、低效益的GDP,这需要做出很大的让步和牺牲,要有定力。

  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尽快缩短这个周期,来实现绿色崛起。我们努力在做,所以希望国家对GDP考核尽快向绿色转换。

  我们正在建设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明年中期评估,现在省里也给我们一些差别化的考核。比如说考核保护的情况怎么样,指标落后了没有。尤其普洱的固定资产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中,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是最主要的,占到80%多,若没有差别化的考核,普洱在全省排名会很不好看。

  我们现在已改变过去的政绩观,投资不是简单建点楼堂馆所,搞一些形象的工程、政绩工程,固定资产投资几乎全部用在民生上,用在基础设施上。

  坦率地说,考核的压力很大,我也有顾虑。我们知道今后路怎么走,也知道这个过渡期间怎么衔接。衔接的过程中我们的GDP增速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上级党委、政府能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标准,不要拿我们跟其他工业化发达地区去比较,绿色崛起才能更好地落在实处。尽管这个过程很痛苦,但为长远考虑,还是值得的。

  “搞绿色经济让老百姓更有钱,这是最关键的”

  中国新闻周刊:绿色经济概念下,产业布局与过去传统发展方式有何不同?

  卫星:与过去发展拼资源不同,我们的项目观是围绕基础设施,围绕民生来做项目,不是过去搞得轰轰烈烈的大拆大建的项目。我们现在招商引资,首先不招重化工行业,这是一个刚性的规定,不容逾越。其他行业我们强调三点,一个是环评环保,二是税收贡献率,三是解决就业岗位,全部评价完了以后再招进来。在产业发展布局中,我们更多的是招一些休闲养生康体、生物制药、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围绕当地产业发展、老百姓增收能产生巨大效益的产业项目。

  此外,我们对所有的矿业企业执行最严格的环保约束,很多过去的老矿该改造的改造,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该封的封,新矿一律不准增加。为了保护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我们通过人大立法,禁止开发埋藏在底下的云南省最大铁矿。这要牺牲,做出很大的利益让步。

  

  中国新闻周刊:林下经济产业,会不会出现好心办坏事,打着保护生态的旗号去破坏生态?

  卫星:这个你放心,我们把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科院专家都请来,作科学规划。云南生态多样性、丰富性明显,就像食物链一样。山体的高度不同,气候、温度不同,生物涵养也不同。每个高度差区域适合种什么、养什么都是科学。我们不是拍脑袋,盲目的发展林下经济,而是仿生态,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法则和规律,科学规划,在不破坏、不危害生态的情况下,有选择、有控制种养殖,以期达到绿色生态红利最大化。

  我们根据专家的意见来统筹利用荒山、荒坡、空地,而且更注重生物多样性中的依存关系,比如种石斛,病虫害都出去了。我们已经有四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在申报的还有七个。依托专家资源,我们会把规划做得更加科学、完善。

  绿色经济效益,要让老百姓看得见、抓得着、有实惠。所以,搞绿色经济的关键是让老百姓更有钱。2014—2015年这两年的时间里农民收入实现了翻番,接近1万元。目前来看,一年比一年有成效,老百姓接受绿色经济的能力越来越强。

  此前,有些山是荒废的,现在产生效益后,老百姓对山的保护意识更强了。不需要做更多解释,只需进行一些科学引导,老百姓只会更爱惜自己的饭碗,怎么会砸了自己的饭碗?

  在变现的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难题是传统生产习惯。过去一亩茶叶可以收到400—500公斤,现在按照绿色有机标准来种植和管理,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产量下降了,每亩只能收200公斤左右,开始老百姓还难以接受。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坚持抓标准、抓源头、抓品牌,以质换量。虽然产量减少了,但品质上去了,价格自然高了很多。比如,我们的祖详茶叶公司生产的有机茶每公斤卖到2000多欧元,产品供不应求。目前绿色、生态、有机已深入人心,我们也乘势将普洱全市所有纯绿色、生态产品打上普洱标签,以全国唯一的家国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城市做品牌保证。

  2015年,全市林下经济经营利用面积达483万亩,实现林下综合产值89.1亿元,占全市林业产值46.8%,比上年增长18.3%,成为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林农增收的主要产业,广大山区农民来自林下经济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一半还强。

  “我们未来是适度做增量,转化存量,两条腿走路”

  中国新闻周刊:现实地看,你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增量还是保存量?

  卫星:这个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两条腿走路。你指的可能更多是生态的增量、存量的问题,我从宏观的经济总量、存量来解释,普洱现在的增量一定是绿色的增量。存量当中,我们把有些甚至还有污染的,让它必须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有的坚决关停并转。比如,我们把小煤窑全部封掉了,10个区县污水处理厂全部用起来。还有橡胶厂、矿山企业全部都做到达标排放。存量完成改造,绿色的增量也就扩大了。新的增量,我们严格把关,绿色经济总量自然就上来了。

  “十二五”期末,我们的GDP是514亿元,年均增长12.5%,均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首次跨过500亿元大关。在“十三五”,我们要翻番,GDP达到1000亿。随着绿色、生态效应的变现,新增500亿的质量会更好,效益会更优。所以,我们未来是适度做增量,转化存量,两条腿在走路。比如说林产业,我们主要是采伐人工林,天然林主要是保护,来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保持一个总的平衡,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中国新闻周刊:按照目前的规划和设定,我们看到普洱在想方设法把国家的一些政策用好。在政策层面,细化到什么程度对普洱来讲操作性更强?

  

  卫星:对我们来说,就要结合试验示范区的绿色化发展来细化。目前,中央层面和省里给了44条政策,这44条是差别化政策,是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不过,有些政策太过宏观,我们希望政策往下走,允许我们地方自主权。在执行层面,我们更希望来整合这个盘子,能做什么我们最清楚,池子怎么养鱼,让我们有更多的话语权。

  不管政策怎么宏观,落地时是不是对绿色发展有促进作用,是不是用绿色发展来检验政策的有效性最为关键,咬住这一点,政策差别化自然显现。

  “我们正争取让普洱绿色经济考核体系成为国家标准”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考核体系依然是传统GDP主导,绿色GDP权重过低,这对普洱是不是有些不公平?

  卫星:事实如此,但转变发展方式就要付出代价,逃避不了。我们也在积极呼吁,下一步考核普洱时加重绿色GDP权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提升自然资产价值,加重绿色生态权重。尽管绿色GDP权重转化标准尚未明确,但国家和省里已经务实地给了我们一系列的差别化政策支持。

  在绿色GDP部分或者是替代传统的GDP过程中,我们试图建立一套标准,推动绿色GDP的转化。我们请了国家行政学院、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几家和我们做了一套,但别人不认可,只能在普洱用。所以,现在普洱实行双轨制度考核,这个考核一套,然后传统的考核一套。

  既然批准我们是国家首个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那就先行先试,让试验达到示范的效果,上报国家发改委,如果认可,普洱模式就可以在全国推广。普洱标准体系今年4月份已通过专家第三步评价,目前在四个县区试点,年底前完善,明年在全市推开,计划运行1-2年,2018或2019年提交国家层面。

  从普洱模式到国家标准,所做的工作量很大,很多框架性的内容要考虑地区差异,只能小步快走。在传统GDP与绿色GDP之间找到一个转化依据,这个过程太艰辛了。普洱市做规划、做标准,我们请到了国家层面的顶级专家,在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发展规划评审时,我们又争取到了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每一步都在争取。还有一些技术性的、方向性的问题,具体到一些小的产业发展、人文的东西。

  从2015年开始,我们开始搞绿色发展论坛,主要是宣传推介普洱绿色发展的理念、举措和成效,已经搞了两届了,国内外的顶级专家都来了,效果很好,更加坚定了我们走生态立市、绿色发展路子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新闻周刊:绿色GDP和传统GDP之间转化,要制定一套普惠性或者差异性的标准体系,如何量化?

  卫星:碳汇交易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定论,但理论上可行。一个区域不适合搞绿色生态,适合搞重化工、附加值高的重工业,碳排放比较多,就得向绿色GDP贡献率高的区域把指标买过来,适合做绿色生态的区域安心搞绿色生态即可。

  我们也在探索碳汇交易可量化的标准,但碳汇交易试点标准的制定,需要国家层面的授权,并需要国家层面来推动。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与“共享”需要协调。高能耗地区向绿色生态地区购买生态指标其实就是共享“绿色”的一种形式。买着买着,发现不划算了,那就自己搞绿色搞生态,这就是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贡献之一。此外,也为中国参与国际大气治理规则制定、改革国际治理体系,提供必要的支持。★

【编辑:刘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