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宁波公共巨灾险蹒跚中破冰 落子民生制度“起飞”

2016年09月22日 15: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浙江宁波公共巨灾险蹒跚中破冰落子民生制度“起飞”
图为宁波一保险公司查勘积水场景。 宁波人保财险提供 摄

  中新网宁波9月22日电(记者 林波)2015年受台风“杜鹃”影响,家住浙江省宁波市九龙湖镇长石村的村民葛国良永远忘不了那天的场景,由于地势较低,雨水顺着路面流进他的家门,汇成深度60公分左右的“小池塘”。

  就在葛国良沮丧损失惨重之时,村干部带着保险查勘员前来测量他家中的积水水位,并登记了他的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随后告知他公共巨灾保险赔款公示后将会打进他的银行卡。

  “跟天上掉馅饼一样,家里积水也能赔钱。”听到保险查勘员的介绍后,葛国良将信将疑。然而事实证明,“馅饼”真的掉下来了。

  当初,葛国良不知道的是,这个“馅饼”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宁波市政府购买了公共巨灾保险,出资为全市1000万城乡居民(含外来人口)因台风、暴雨和洪水等灾害风险造成的人身及财产损失提供6亿元风险保障。

  2016年9月16日,受台风“莫兰蒂”影响,“积水”场景再次上演。而这次,葛国良主动拿起电话向保险公司报案,并于当天上午办理了查勘手续。

  事实上,像葛国良这样受益于公共巨灾保险的民众并不在少数。在宁波,公共巨灾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社会互助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联系紧密。

  宁波“放飞”公共巨灾保险

  2016年9月,受今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强降雨影响,浙江省共有宁波市、温州市、金华市、台州市、丽水市等5个市、32个县(区)受灾。

  而民众在关注洪涝灾情进展的同时,受灾地区的保险理赔也提上日程。对于内涝所造成的公民财产损失,国内目前主要靠居民自救、国家救灾以及社会捐助来解决,这也让巨灾保险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记者了解到,在许多发达国家,商业保险特别是巨灾保险在洪灾救助中发挥着中坚作用。巨灾保险是指对因发生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通过巨灾保险制度分散风险。

  按照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推进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精神,宁波于2014年向中国保监会申请成为全国首批巨灾保险试点城市之一。并于当年11月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巨灾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宁波正式建立公共巨灾保险制度。

  2015年的“灿鸿”和“杜鹃”台风正是宁波公共巨灾保险体系经历的首次“大考”。

  当然,事实证明,这次大考的成绩非常优秀。台风“灿鸿”登陆后,保险公司一周之内就完成了6.7万户受灾居民的查勘和5.1万户的定损,最终向13.6万户(次)居民支付赔款8000万元,不仅使灾害救助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居民损失得到了补偿,而且促进了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公共救助体系的建立。

  9月17日上午8时,当宁波全市平均面雨量达到180毫米的巨灾保险理赔条件时,宁波再次及时启动了巨灾保险理赔工作。截至9月19日15时,宁波全市报告损失的3.43万户居民家庭中,已有92%完成了查勘定损工作,转入理赔公示阶段。

  据初步测算,此次救助理赔金额将超过2000万。

图为宁波一保险公司查勘积水场景。 宁波人保财险提供 摄
图为宁波一保险公司查勘积水场景。 宁波人保财险提供 摄

  风险“缓冲垫”获民众点赞

  宁波市公共巨灾保险制度经过二年的试点运作,特别是经受了今年“莫兰蒂”台风灾害的实践检验,已显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涨监碶社区书记王利海告诉记者,由于社区地势较低,又靠近甬江,每年的台风都是居民所担忧的事情。“今年的‘莫兰蒂’和去年的‘杜鹃’相比,低洼地区的老房子积水没像去年那么厉害,部分房子积水约30公分左右。”

  “去年刚推出巨灾保险的时候,社区居民都不敢相信,‘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王利海笑着解释道,从不敢相信到现在发现积水主动联系社区报案,社区居民的观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今年的‘莫兰蒂’台风,居民一发现家中积水就主动咨询,第一时间联系保险公司。”

  镇海区骆驼街道骆兴村村民陈宝康就尝到到公共巨灾保险带来的甜头。

  陈宝康是土生土长的骆驼人,每年的汛期是他最为头疼的时间段,由于家中地势较低,但凡遇到较大降雨量时,他的家就会变成一个“蓄水池”。

  初次听说公共巨灾保险,陈宝康并没有放在心上,“怎么可能进水就有钱拿呢,这根本不可能。”但是事实证明,公共巨灾保险的确“有钱”拿。

  2015年,在“杜鹃”台风登陆时,陈宝康的家中积水40公分,在巨灾保险人员查勘后,登记好相关证件,陈宝康拿到了500元的保险赔偿款。而这时,他才真正意识到,公共巨灾保险并不是一个“笑话”,它是真正惠及民生的一个险种。

  “钱真的不多,当时心里就感觉很踏实,”谈及公共巨灾保险,陈宝康有些欣慰。2016年9月16日,14号台风“莫兰蒂”携风裹雨,此时的陈宝康已是一名“老司机”,“16日早上打电话给村干部,没过多久村干部就和保险公司的人一起过来查勘了。”

  宁波市民政局副局长王梁慧表示,以公共巨灾保险制度为纽带,把政府部门、保险机构和村(社区)等基层组织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灾前预警防范、灾时避险转移、灾后定损救助的协同配合,建立起政府、保险机构与基层组织共同参与的防灾救灾减灾体系。

  王梁慧强调:“莫兰蒂”台风中报损的3.43万户居民家庭将通过巨灾保险获得超过2000万元的救助理赔,对受灾群众既是救助,也是安抚,较好地起到了风险“缓冲垫”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蹒跚中“破冰”完善制度推进

  专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发展巨灾保险的任务很紧迫。

  而根据2015年公共巨灾保险运作情况和存在问题,2016年宁波不断探索完善公共巨灾保险制度,更好地发挥其在灾害救助中的独特作用。

  蹲下身,用卷尺测量客厅、餐桌等地的不同水位,王志红细心地拍照记录并登记在册。王志红是一名巨灾保险查勘员,自从1998年进入保险公司,她在保险查勘这个岗位上工作已有近20年的时间。自从宁波推出公共巨灾保险,王志红就转入巨灾保险查勘部门。

  “公共巨灾保险是一个非常好的险种,改变了单一的政府财政灾害损失补偿模式,构建了公共救助体系新机制,”谈及公共巨灾保险,王志红深有感触。但她同时表示,随着巨灾保险的普及,单一的人工测量方式却愈加显得效率滞后。

  的确,对受淹住宅的灾害定损采取传统的逐户上门人工测量进水位的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需要村(居)组织投入大量精力配合保险机构。

  宁波市民政局副局长王梁慧表示,为减轻大灾时人工查勘工作,减少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基层矛盾和纠纷,2016年,宁波市政府出资600万元,支持保险机构引入现代测绘技术,建立水灾远程核灾定损理赔管理系统。

  据悉,该系统事先测量每户家庭室内地坪的高程后输入数据库,并在当地村庄设置一个水位桩,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只需测量水位桩的水位线,就可精确推算出每户家庭的进水高度。

  “今年选取了去年台风期间受淹较严重的鄞州、江北、余姚、奉化共563个行政村作为第一期于今年8月底完成建设。”王梁慧掷地有声,他表示该系统建成后,不仅可以实现巨灾保险定损理赔快速、精准、高效,也可以为政府部门开展灾害预报、灾情研判、救助实施、灾后评估等提供准确的量化依据。

  此外,2016年的宁波公共巨灾保险,在维持首年3亿元的居民家庭财产损失救助保险和3亿元的居民人身伤亡抚恤保险内容不变的基础上,增设总保额为1亿元的重大公共安全保险项目。

  而当宁波发生火灾、爆炸、群众性拥挤踩踏、恶性案件等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后,在无法找到事件责任人或责任人无力赔偿情况下,保险机构给予受害者每人最高10万元的人身伤亡抚恤理赔。(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