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青海八百年历史的班玛藏式碉楼

2016年09月22日 21: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探访青海八百年历史的班玛藏式碉楼
    藏式碉楼外墙糊满了牛粪,这样做的目的是能让牛粪尽快晾干,在当地,牛粪仍是主要的燃料。 孙睿 摄
如今的藏式碉楼已经成为当地旅游开发的一块招牌。 孙睿 摄
如今的藏式碉楼已经成为当地旅游开发的一块招牌。 孙睿 摄

  中新网青海班玛9月22日电 (孙睿)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有一群至今800多年的藏式碉楼,这些碉楼由藏族专门的石匠修建,具有极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

  22日,青海“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团前往班玛藏族碉楼群,进行实地探访。

  班玛藏族碉楼藏语称为“夸日”,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主要分布在果洛州班玛县灯塔乡的班前、科培、格日则村,其中班前村内有碉楼近百座,大多有三百年以上的历史,其一般有两层或三层,上层堆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建筑整体高约10米,屋面多为平顶,墙体石木交错,间隙夹杂黄土砌制而成。

  班玛藏族碉楼,分为烽火碉、隘碉、家碉三种,目前有隘碉、家碉,它们一般都建在高的台地或山顶上,建材以石块为主,木材为辅,石砌高墙。

  班玛县委书记夏吾杰告诉记者,以前的藏式碉楼一般都建在地势比较陡峭的山坡,而且窗户开口很小,外墙还设有瞭望口,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御入侵,易守难攻。随着班玛县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藏式碉楼防御的功能逐渐淡化。

  “从窗户就可以看出,以前窗户很小,现在碉楼的窗户越来越大,主要作用也从瞭望发展到现在采光。”夏吾杰表示,虽然局部有所变化,但是藏族传统文化在碉楼群落里得以完整保留。

  据了解,藏式碉楼较为密集的班前村于2014年被住建部及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