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跋山涉水 大学生团队用影像保护历史

2016年10月19日 22: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跋山涉水大学生团队用影像保护历史
四川凉山州喜德县身着彝族服饰的大娘。 钟欣 摄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影像志公益工作室成员体验传统漆器上漆。 钟欣 摄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影像志公益工作室成员体验传统漆器上漆。 钟欣 摄

  中新网成都10月19日电 (魏尧)“有些人可能就是一段历史,如果这些人去世了,那么这段历史也就消失了。”这是李鹏飞在两年多的工作中得到的最深刻的感悟。

  10月19日,记者来到西南民族大学,见到这个有着要传承少数民族历史梦想的学生。今年已经大四的李鹏飞,是西南民族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一次偶然,李鹏飞听到学校的彝语老师说自己教了几十年书,教的学生不少,但却没有几个会在毕业后继续研究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恐怕这些文化终会消失。这样的感慨也让李鹏飞陷入思考:“现在的历史保护机构,在保护历史的事情上,更多的是对物质层面的保护,而像许多非物质文化,甚至人们口中流传下来的历史、技艺,又应该如何去保护呢?”

  2014年下旬,李鹏飞和自己几个伙伴,在管理系老师白龙的指导下,建立了“光年———少数民族口述历史影像志公益工作室”。他们用影像、用视频把那些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还有那些老一辈人口中的故事都记录下来:“我们想建立一个资料库,记录这些快要消失的历史,也希望可以给研究历史的人提供这些资料,延续这些珍贵的历史。”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从四川出发,去了西藏、海南、广西、新疆等地方,去寻找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从一个想法,到拥有上百人的团队,他们依托民族学校的优势,采访知名校友,聆听记录校友眼中的故事、历史与心中的少数民族。李鹏飞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让他越来越理解其中的意义。

  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拜访过彝族医药文化遗产第十六代传人,用影像记录彝族特有的治病救人之术;在三十五六度的盛夏,他们身着长袖长裤,在闷热的山林中,记录从漆树采漆的过程;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对?彝族、藏族、哈尼族、佤族、蒙古族、黎族等民族文化的记录。他们想抢在时间的前面,尽全力留住正在慢慢消逝的民族文化。

  据了解,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这个大学生团队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李鹏飞对记者说,曾经他的老师问过他一个问题,很多知名的媒体做了多年历史保护相关的事都不敢说能把少数民族历史传承下去,一群大学生怎么能做到?李鹏飞说自己已经有了答案:当自己走进历史,去感受那些人生活的时候,自己就已经是一个传承人了。

  截至目前,光年———少数民族口述历史影像志公益工作室已与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建立2万小时的原始视频素材库。通过标准化采集方式制作了90小时的相关纪录片。为无影像采集经验的非专业人员开展了17小时的公益培训,并与5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了合作关系。(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