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纽约地铁为中国提供早晚高峰防拥挤经验

2016年11月03日 18:4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纽约11月2日专电(记者王乃水 于潜)作为全世界“年龄”最长的地铁之一,纽约地铁因设备老旧、路线复杂、卫生条件差等原因饱受诟病,但其110多年的建设运营实践中,仍有许多可借鉴的经验,尤其是快慢线及朝夕车道设计,非常适合在国内的一些城市推广应用。

  截至2015年底,纽约市共有地铁线路24条,地铁站469个,是全美地铁线路最发达的城市。

  1915年开始试运行的纽约地铁7号线,是连接纽约市皇后区与曼哈顿区的一条主要线路,在纽约每年逾17亿人次的乘客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专家认为,该线路在设计中采用的快慢线及朝夕车道设计,兼顾了成本与效率,可以较好满足中国很多城市早高峰集中进城、晚高峰集中出城的出行需求,可在中国的地铁规划和建设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7号线在皇后区广场车站及大都会-威利点车站间采取了三车道复线设计,在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时段(举办重大活动时也会临时开行),通过跳站走快线的形式,往尖峰方向运行,即早高峰走曼哈顿方向,晚高峰走法拉盛方向。

  地铁运行的一大耽搁是停靠站,7号线的快线设计对出行效率的提升十分明显。记者亲身实证发现,在晚高峰时段,从皇后区广场站到大都会-威利点站乘快线只要12分钟,而慢线则需要20分钟。

  朝夕车道的设计则较好考量了成本因素。对公共交通领域有较深研究的纽约大学瓦格纳公共事务学院终身教授郭湛说,纽约地铁系统的快慢线设计较多,这与其建设历史较早有关,很多地铁当时都是直接扒开地面铺设轨道,或者走高架桥,多铺几条线路的成本增加并不明显,而现在中国很多城区地铁建设都是隧道施工,成本十分高昂,大范围推广快慢线在很多城市可能并不现实。

  但在一些郊区和市中心连接线,很多地铁线路主要走地上,地下部分相对较少,通过仅仅增加一条车道的朝夕车道设计,既十分符合中国许多城市的居民出行习惯,又可很好兼顾成本和效率。

  我国许多大中型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只有公共交通的效率明显高于私家车时,其对交通拥堵的缓解作用才会真正得到体现,而快慢线与朝夕车道相结合的设计对出行效率的提升作用十分明显。

  以纽约为例,曼哈顿是纽约市最富有的区,也是著名的金融商业中心,该区共有约150万居民,但有车的家庭比例仅为约15%。

  郭湛说,中国在地铁等基建领域的技术水平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且有后发优势,中国的城市地铁建设理应高起点规划,并具备适当的前瞻性。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