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下中国“淘金”的蒙古国追梦者

2016年11月15日 12: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二连浩特11月15日电 题:南下中国“淘金”的蒙古国追梦者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长发飘飘的巴图朝仑,在办公桌前正襟危坐,一旁的中、蒙两国国旗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耀眼。

  这位40岁的蒙古国创业者,来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打拼已逾三年,而她制胜的法宝则是蒙古族服饰。

  在她总投资不到10万元(人民币,下同)的店铺内,她每个月能接到100—150件蒙古袍订单,每件蒙古袍按照低高中档价格在650元至3500元之间。“盈利是必然的,但不能透露利润”,巴图朝仑表现出商人的谨慎一面。

  这还不是她的全部家当,她透露,除了在二连浩特之外,在内蒙古自治区其它地方还设有三个分店。

  这位大学期间学习服装设计的蒙古国创业者在采访中称,对于中国的市场考察最早可追溯至1998年,彼时她还是一名学生。

  “毕业后曾为中国服装设计过相关图案,但真正来此创业是在2013年。”巴图朝仑认为,除了经济上的考量外,她最现实的想法是让孩子在中国接受教育。

  “目前两个儿子已读大学,一个姑娘上小学,将来希望孩子们能在中国上海继续深造。”巴图朝仑表示。

  南下中国创业的巴图朝仑并不“孤独”,在她门店旁边矗立的“蒙古国饭店”则由她老公苏木达希经营。

  与巴图朝仑所理解的“为了孩子”创业所不同的是,苏木达希在中国创业有更长远的考虑。

  “21世纪是中国的”、“来中国创业是让孩子更好地学汉语”。苏木达希承认自己年龄已大,学习汉语有难度,但让他骄傲的是,他的三个孩子都能说汉语。

  在蒙古国追梦者中,不仅局限于70后巴图朝仑、苏木达希。一些90后已踏上中国的“舞台”。

  今年25岁的帖牧珍和其木格,说起在中国二连浩特做音乐的“理由”时称,经济收入是一方面,更想在中国长期发展。

  这两位追梦者均毕业于蒙古国艺术类院校,在中国发展的几年中,他们不仅组建了乐队,还有自己的录音棚。

  “目前在当地一家蒙古酒吧里驻唱,但这并不是我的终极梦想。”腼腆的帖牧珍说,为了在中国有更大发展,他决定好好学习汉语。

  “目前可以唱的中国歌曲有《月亮代表我的心》、《鸿雁》、《陪你一起看草原》等。”帖牧珍指着一张录有自己歌曲的CD说,这是自己在中国的收获,但这仅仅是开始。

  而其木格也认为,在中国的一年中,学习到了很多新知识,离实现梦想的距离越来越近。“虽然乌兰巴托距二连浩特仅为700多公里,但语言是沟通的障碍,因此学习汉语是很现实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追梦者眼中,他们都认为当下中国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淘金地”,也是精神层面的“淘金地”,他们深刻意识到当下中国正是最好的创业时期,甚至还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

  而他们共有的体会是,汉语难学,但必须学好,因为21世纪是中国的。(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