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评校园欺凌:需家庭、社会、学校齐抓共管

2016年12月15日 09:25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校园欺凌现象调查:不容忽视的责任

  央广网北京12月15日消息(记者王楷 孙莹)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和学习环境,使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长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但是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规则的意识尚未充分建立,经常由于冲动受到各种伤害。学校、家庭、社会,应如何共同努力、构建呵护孩子成长的安全网?

  在一段网络曝光的视频中,三名少年群殴六年级男生小东的情景叫人唏嘘愤慨。脚踢、殴打、砖砸,被打者昏倒在地,施暴者仍不收手。这些未年人暴力相向的程度,让成年人都难以置信。

  施暴者:“我去,打傻了。爽不爽,来!”

  被打者小东的母亲:“这个村我们肯定不待了。我们外地人能到哪,肯定都和这差不多。”

  十四岁的常某是施暴者之一。他的父母也是外来务工人员,他母亲向记者说,“网上有打人视频的时候,他自己去自首了,也没和大人说。”

  记者:“他还想上学吗?”

  常某母亲:“想上,辍学十多天就想上学。”

  其实无论是施暴者还是受暴者,未成年人在这个过程中,都是受害者。北京西城区检察院检察官赵颍说,事情一旦踏出这一步,就成为“涉罪”未成年人,他的学业肯定中止了。有可能轻则取保候审待在家里,基本上处理完后一年也过去了。他就只能留级或者转校,重一点情况就一直待在看守所。

  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而这些案件的缘由可能仅仅是因为一些小矛盾。

  徐小辰是江苏吴江某中学初一学生,他说,有些同学让人“不舒服”的行为,往往是摩擦的导火索:“同学之间有时候吵到一个地步,再好的朋友也会动手。比如我在旁边好好的看书,人家突然过来,刚洗完的手,冰冰的,我说你干嘛啊,他说你不服啊,然后就争起来。”

  校园里的拳脚相加亦或精神孤立,如今并非个案。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受害孩子的忍气吞声,恰恰助长了校园“小霸王”们无法无天的气焰。由中华女子学院发布的调查显示,不会选择求助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8.9%;52.6%的学生认为,遭遇侮辱打骂而不报告的主要原因是“怕丢脸面,在同学中抬不起头”。

  尽管性质恶劣,但现实中由于受害孩子一般伤势较轻,施暴者又是未成年人,因此多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来处理。犯罪成本低,法律干预机制落后等原因,也导致这一现象愈演愈烈。

  在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看来,关键是要将已有法律用好。“主要还是执行的问题,属于观念和理念上的转变。特别是美国洛杉矶的案子反响很大,西方社会采取的是一种零容忍态度。这种零容忍不是我们所说的刑罚,而是对这种事情,哪怕是蛛丝马迹,也应该给予特别严肃处置。”

  在很多专家看来,法律的惩罚只是最末端的处置方式。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从源头做好预防工作,建立综合治理机制刻不容缓。

  今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通知,开展专项治理。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对地方、对责任督学、对学校开展专项治理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说,要求学校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职责,开展学校相关专题教育,开展法治教育,组织教职工对于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很多涉案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往往都比较严重,为此,学校要将心理咨询、干预、引导等工作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江苏省中学心理特级教师苏华说,“问问他‘欺负别人给你带来什么呢?’是因为带来成功感吗,体现自己的能力?首先要说他的动机是好的,告诉他但是成功感的获得,除了这样方法,还有其他方法,那其他的方法有哪些呢?慢慢让他既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

  而在全国政协委员、小品演员巩汉林看来,青少年存在暴力倾向多和观看网络暴力视频、家庭环境不和谐有关,家庭预防才是根本。“我们总是说父债子还。但是在未成年问题上,就应该子债父还。要追究家长的责任。因为你是直接监护人。你如果不教育,那法律就替你教育。你如果意识不到问题,我们就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你进行制裁。”

  事实证明,建立一个多方联合,社会参与,协调互动,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的综合治理平台建立势在必行。西北政法大学教授褚宸舸认为,可以建立三级预防体系。他解释,在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对普通的学生和普通的老师进行预防,让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不要发生。

  褚宸舸说,学校首先应建立畅通渠道,定期排查潜在诱因,为学生提供随时可触及、随时可获得、随时可信任的帮助,防患于未然。“二级预防”是在已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对施暴者及时制止、训诫,对受害者及时救助、辅导。“三级预防”则是杜绝可能会持续或反复发生的暴力事件,或因媒体报道带来的二次伤害。

  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有过错的青少年,一般以教育、感化为主、惩罚为辅,然而,我国社区矫正体系的不健全,却又让效果很难落到实处,社会力量的引入迫在眉睫。

  扬州广陵区法院少年庭庭长徐舒:“聚合社会的各方力量,来帮助未成人。一些热心人士,比如小区里面一些退休的老师,退休的公务员,我认为对于这些人,政府能够给他们一些经济上的支撑。”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构建“宽容而不纵容”的防范体系,只有如此才能尽快破解暴力事件频发的顽疾,还学生一片蓝天、还学校一方净土。

【编辑:王忠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