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重庆“忠州白公祠”在古韵今风中“重生”(图)

2016年12月15日 14: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通讯:重庆“忠州白公祠”在古韵今风中“重生”(图)
图为创修白公祠记。 蒋青琳 摄

  中新网重庆12月15日电 (蒋青琳)一片木莲林、一条挂满诗歌的长廊……作为全国仅有的两座白居易祠庙之一,位于重庆忠县的白公祠曾与河南洛阳白园齐名。此间,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位文艺家前往白公祠,探访诗人白居易在忠州(现重庆忠县)的生活过往。

  白居易,中唐新乐府诗派领袖,从文学理论上掀起写实性诗歌创作的高潮。据史书记载,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调任忠州刺史。作为官员,他公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作为文人,他书写《荔枝图序》《东坡种花二首》等佳作。

  走进白公祠,一条仿古长廊出现在眼前,长廊两旁挂有白居易所写的10多首诗歌。重庆忠县文物局局长陈云华介绍,初到忠州,白居易对这里的印象并不好,在《初到忠州赠李六》中他就描述忠州“市井疏芜只抵村”“百层石磴上州门”“更无平地堪行处”。

图为白居易塑像。 蒋青琳 摄
图为白居易塑像。 蒋青琳 摄

  陈云华说,白居易在忠州为官期间,因地制宜带领百姓开山修路、植树种花,面对唐改“租庸调”为“两税法”之后赋税日重、民生疾苦的情形,他向皇帝建议“宿弊必除,旧章咸举”,并在忠州竭力推行这一政治主张,让忠州百姓得到了实惠。到最后离开时,他在《别种东坡花树两绝》中发出“二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的感叹。

  “从刚来时的抵触到离开时的眷恋,走过这段长廊,就能感受到诗人对忠州这片土地最真实的情感。”陈云华说,白居易在忠州共创作了130篇诗文,这些作品在其整个文学创作中独具价值,而这10多首精选出来的诗歌则最直观展示诗人白居易的忠州情。

  记者参观发现,园内很多景观和雕塑都焕然如新,不少展馆也都进行了加固。陈云华表示,白公祠在近代经历数次变迁,民国时曾办过医院、成过学校,多年损耗让祠庙内不少古建筑都成了危房。“2015年,白公祠在遵循不破坏文物原貌的原则下进行了全面修缮,包括乐天堂、白园、醉吟阁、怀远亭、四贤亭等核心景观,而曾经作为文物库房的部分房间被打造成展厅,以声光电的形式展示白居易与忠州百姓一起制作香山蜜饼、种植花树等生活场景,并配有详细的图文解说。”

图为白公祠里的乐天堂,内展示有白居易诗人的生平介绍及诗文解说。 蒋青琳 摄
图为白公祠里的乐天堂,内展示有白居易诗人的生平介绍及诗文解说。 蒋青琳 摄

  中国作协会员、民族文汇杂志副主编李东海参观后感慨说,诗人白居易当年不仅心系普通百姓,还带动忠州人民修路、种花,与民同苦乐。希望白公祠能更好展现当年他在忠州勤政的这段历史,让白居易的“贤”文化世代相传。

  据悉,目前开放的白公祠为一期工程,以博物馆、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核心的二期工程预计2017年完工投入使用。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