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丘陵变绿洲:科技扶贫“苹果产业”带动岗底“扶贫帮扶”

2016年12月18日 20: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邢台12月18日电(曹语童)在八百里太行的深山区,有一座山岗嵌进了河道,成为两道山川的分水岭,坐落在山脚下的村庄,就是“富岗苹果”的产地岗底村。

  层峦叠翠、空气清新的岗底村种植着3500亩的苹果林,从这里采摘的小小苹果远近闻名。“富岗苹果”曾获得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唯一专供苹果,现已走出国门,销往海外成为“中华名果”。

  11月11日,记者驱车从内丘县赶往这座深山处的“绿洲”,在苹果丰收后的冬季走农家、进果园,感受着岗底村的“生机勃勃”。

  在岗底村村口的道路两旁,村民们早早地摆好苹果做起了生意,摊前围着不少人边吃苹果边询价聊天。据岗底村支部书记杨沣军介绍,“我们岗底村产出的苹果个儿大肉甜,注册的富岗苹果销往到京津冀等大中城市,村里的人均收入中百分之八十都是来自于种植果林。”

  记者随机走访了一户村民家,不大的小屋里堆起了一箱箱红彤彤的苹果准备搬上门口的货车,地上个儿小的苹果都用白塑料布罩着以便分类销售。村里道路两旁,是红彤彤的苹果摊和各类门店。种植果林让全村80%的村民住上了新民居,近百户村民开上了小轿车。

  如今的岗底村已不再是内丘县的一个穷山村。1984年,岗底村8000亩山场,200亩薄地,人均荒山14亩。当时岗底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九龙岗下穷山庄,穷傻愚名传四方;三沟两峪一面坡,八千亩山秃又光;三年五载不断灾,年复一年度时光。

  而在1984年开始科技扶贫以后,岗底村经历了治山治水、发展林果产业和多元化经营三个阶段,全村人的人均纯收入从1984年到2010年由80元增长到15300元,增长了近200倍。

  岗底村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在科技指导下实现的。

  李保国教授是岗底村人民不忘的“老师”。据村里的一位职业果农告诉记者,自09年起,李保国教授开始授课培训,带领乡亲们走向山间每一亩苹果林中,考察树苗的发育状况,指导如何更好的栽培、修剪果树等一系列技术,他在李保国教授的指导下自家的苹果林结出来的果实又大又甜,他依靠销售苹果今年在村里盖起了二层小楼。?

  专家手把手教果农技术,让不少果农拿到了中专文凭并考取了初级或中级果树工证书。持证下田使果农吃上了科技服务饭。安小三是最早跟着李保国学习技术的一批果农,学来的技术让他有能力和资质去做技术服务。除了照料自家的果林,安小三有空就跟随队伍去东家做果林技术服务。“请我们村去修剪果树的东家有的来自别省,像我就去过山西和河南等地,修剪一天下来能挣到130元,东家管吃住,去一趟两个月,大概挣到5000多元。”

  荒山从绿山变成了金山银山,除去种植苹果的勤劳肯干所得收入,还依靠岗底村人民的热情好客引来了一批批游客。杨沣军说,“我们的苹果出名后,家乡人感到自豪并且愿意接待更多的人前来游玩和采摘果树,目前我们正在做村里的民宿设计,为农家乐的发展和提高村民收入做努力。”(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