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治霾不是环保局搞几个猛招就能瞬间解决的

2016年12月22日 15:19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 

  看清雾霾需要理清几个概念

  止凡

  冷空气终于要来了。雾霾中“自强不吸”的人们,等来了想要的风。16日起,华北、黄淮等地遭遇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范围广泛的雾霾天气,京津冀等地空气出现严重污染,多地PM2.5浓度超过500微克/立方米,AQI指数频繁“爆表”。

  这番景象我们已经熟悉。评论家们又把多年前写过的旧稿翻了出来,润色一番以后就可以照发一遍,还是那些最驾轻就熟的质疑套路。冬去冬又来,雾霾在供暖季再度入场,质问雾霾为何还是老样子最为简单,质疑政府治霾为何如此不力更是轻松,这当然也无伤大雅,但如果总停留在这样的层面,对治霾似乎也没什么太多价值。

  治霾都是别人的事,自己只需要负责骂,有人可能会这么觉得。我的看法是:雾霾暂时无法根本解决,它不是环保局搞几个猛招就能瞬间解决的事情。如果非要问如何立竿见影,答案至少包括:关停炼钢厂,关闭火电厂,取消集中供暖,大幅提高车辆使用成本减少汽车上路……问题是,真这样了,你会干吗?“你想要北京的蓝天,还是河北300万人有饭吃?”有人试图讲道理,但是很快被人骂。其实,我们应该明白:所有的选择都是有代价的,都是需要成本的。这是我想表达的第一个概念。

  治霾的代价和成本,不只是看得见的财政预算,以及“治霾神炮”之类的采购开支,还包括那些暂时看不到甚至想不到的东西。雾霾不是独立的存在。雾霾到底在我们的生活中,该排在怎样的位置?或者说,你愿意为雾霾付出什么?想清楚这个问题,你才能作出理性的回答。比如为了治霾,让你掏更高的电费,你愿意吗?让你不再享受集中供暖,你同意吗?让你用车成本大幅提高,你点头吗?从来就没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关键是如何在两害相权中作出相对更优的选择。

  治霾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治霾要讲科学,这是我想表达的第二个概念。舆论空间泛滥着的如果尽是急功近利,如果负责治霾的人选择去蛮干,其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雾霾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治理雾霾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相关政府部门应在科学分析雾霾成因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科学施策,以清晰的规划和强大执行力,把治霾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还有一个概念,就是看人们做什么,要比看人们说什么,准确得多。对我们普通百姓来说,也许真正重要的不是过嘴瘾,而是选择去做点什么。理性的人,不能指望雾霾今年来了明年就会没有,一方面尽可能做好防护措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另一方面也为治霾付出自己可以承担的一份力量。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