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敦煌绿洲的生态嬗变

2017年01月16日 10: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兰州1月16日电 题:敦煌绿洲的生态嬗变

  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杨艳敏

  新年伊始,戈壁城市甘肃敦煌迎来一场鲜见的“透雪”,周边贫瘠荒凉的大漠戈壁变得银装素裹,沙雪交融的惊艳美景令大批网友表示向往。敦煌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靳尚宝虽已记不清这是即将过去的丙申年第几次降水,但他坚信这与“绿洲保卫战”不无关系。

  去年以来,素有中国“旱极”之称的敦煌降水次数较常年明显偏多。在不少敦煌民众的印象里,过去一年,以往“降水贵如油”的敦煌不仅风沙次数减少,频繁的降水还使不毛之地的戈壁滩变成了绿色,远眺犹如绿油油的草原。

  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的敦煌,境内多沙漠和戈壁,绿洲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4.5%。当地年平均降水量42.2毫米,蒸发量2505毫米,被中科院科研机构监测为“中国最干旱的地方之一”。

  上世纪50年代起,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敦煌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草场退化、湿地萎缩、土地沙化等自然危害逐年加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类文化遗产莫高窟和自然景观月牙泉亦受到严重威胁。

  近年来,一波又一波的防沙治沙浪潮在当地掀起,同时推行的还有“三禁止”(禁止开荒、禁止移民、禁止打井)政策,以及节水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等生态治理举措。

  常年奔忙于风沙线上的靳尚宝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随着封滩育林、重点风沙口综合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等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近年敦煌风沙减少、雨水增多,荒漠化趋势有所缓解,外围天然林被乱砍滥挖的现象也没有了。

  外围建生态屏障,内部建农田林网,敦煌绿洲因地制宜实施“以水定农业”、“以水定生产”。靳尚宝透露,大规模生态治理并未影响农民增收。葡萄、大枣、李广杏等经济林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去年年产值已达9.8亿元(人民币,下同),这意味着敦煌10万农民中,平均每人增收近1万元。

  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敦煌生态治理的重点,尤其是长期受风沙侵扰的莫高窟面临的生态隐患引人关注。中新社记者近日看到,从莫高窟窟顶到鸣沙山约1.2公里之间,目前已形成了防沙网、砾石压沙、植物固沙林带、麦草方格,以及紧邻沙源区植物林共六个防护带。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治理,莫高窟不仅摆脱了长期窟顶“下沙”的困境,进入窟区的积沙量也减少了九成以上。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技工邱飞告诉记者,通过因地制宜的多种措施,对流沙“该挡的挡,该疏的疏”,“清理积沙”不再是眼下常态化的工作。

  “刚来的时候感觉这里比较荒凉,满眼到处都是沙子,只有少量的低矮草木。”在莫高窟窟顶的沙漠里驻守了15年的邱飞,对于眼前的任何变化都如数家珍。他说,夏天的时候,这里已有了可以乘凉的树木和逐年增多的鸟类,日趋改善的环境让他不再感到“寂寞”。(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