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网络媒体走转改】微信开启中国农牧民春节“新过法”

2017年01月31日 09: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呼和浩特1月31日电 (记者 李爱平)“每年200元人民币,随便用,可以视频,也可以收发红包……”61岁的孙根锁娴熟的拨弄着掌中手机嘿嘿笑着。

  与往年不同的是,居住在中国北方草原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的孙根锁,从除夕至今不仅和亲友问候时用微信,为孙子发红包也用微信,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和外地亲友视频聊天时,不用吝啬流量。

  孙根锁认为,这一切都是在家里“拉”了网线后所发生的变化。“没想到这根网线作用这么大”,对于在视频聊天的感受,他说,跟面对面一样样的,如在眼前。

  一根网线正在改变大多数农牧民的“过节习惯”。

  “不必在冰天雪地中,挨家挨户的表达过节心意……”高娃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牧民,她说,往年总会和家人开着车去看望亲友,有时碰到下雪天,开车很害怕,现在好了,通过微信就可以省去这些程序。

  “现在很多牧民都会收发红包,别看他们每天不出门,其实外界的很多大事,他们都知道。”高娃笑呵呵地在电话中对记者说。

  微信也是在外游子了解乡情的“绿色通道”。

  48岁的王成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的一位种植大户。他说,在该村用微信聊天、收发红包等已成常态,为了能够进一步拉近乡情,该村组建了“幸福生活微信群”,一些在外的游子亦在其中。

  “从除夕到现在,群里热闹非凡,拉家常的、畅想新年工作的,甚至还有为单身者介绍朋友的……”王成表示,随着高科技的逐步深入,微信群在农村已取代过往的“串门拉话”。

  微信在改变农牧民过节习惯的同时,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农村牧区的“过节思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60岁的王飞,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西乌兰不浪乡的农民,他说,现在如果想见面,随时视频,即便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也不再抵触这些新玩意。

  “如今很多农牧民家里都拉了网线,现在固定电话早已成摆设了,时代的变化太惊人。”这位憨厚的农民这样表示。(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