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宁县“因户施策”谋脱贫:终有外地媳妇嫁进村

2017年05月26日 12: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甘肃宁县“因户施策”谋脱贫:终有外地媳妇嫁进村
    5月22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兰州开幕。 钟欣 摄

  中新网兰州5月26日电 (记者 丁思)26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正在兰州举行。党代表、庆阳市宁县扶贫办主任张晓荣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谈及该地“脱贫之路”说,“对于住在宁县边远山区的贫困户而言,五年来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有的村子10多年都是姑娘、儿子‘出嫁’,农村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外出务工的人陆续返乡创业,2016年还娶回来3个外地媳妇,这在以前都是不敢想象的。”

  甘肃宁县是革命老区、六盘山特困片带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总人口55.5万,其中农业人口51.01万,是庆阳市农业人口大县之一。

  2013年,该县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60个、贫困户28339户、贫困人口11.21万人,贫困发生率22.13%。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塬边嘴稍、川区、子午岭林缘三大特困片带。

  张晓荣说,造成该地贫困的原因是长期多年的积累导致的。当地自然环境差,贫困对象分布区域分散广泛,所处区域立地条件差;道路交通、安全饮水、供电设施等建设欠帐较大,群众生产出行困难,特别是居住危房危窑的农户仍然占有一定比例;当地民众生产技能低,以苦力型为主,主要以粮食种植、务工收入和传统的家庭散养畜禽为主,经济效益低下。

  “全县约有15万人在外务工,主要前往天津、河北等地,留守在农村的也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张晓荣说,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差,这让当地年轻人对农村发展失去了信心,只能常年奔走于外地务工挣钱。

  “脱贫攻坚”是“穷省”甘肃的“一号工程”。甘肃五年来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开展“联村联户、扶贫攻坚”行动,建立贫困人口识别、动态管理、退出标准、考核验收等体系,打出了一套政策措施“组合拳”,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近年来,甘肃宁县确定县、村、户脱贫标准,实施基础设施、富民产业、社会事业等26项扶贫内容,并推进实施产业牵引、基础驱动、社会保障、金融支撑、智力提升、党建助推“六大工程”。

  “最为首要的是,坚持因户施策,助推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张晓荣介绍,当地立足农业发展,围绕持续稳定增收目标,制定了苹果、苗林、瓜菜、草畜、劳务、电商、旅游7项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因村因户精准施策,对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发放扶贫贷款,鼓励自主发展产业实现增收;对发展能力弱的贫困户,鼓励转变观念,流转土地或就近务工,掌握生产技能后自主发展产业;对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在落实政策兜底的同时,通过土地流转、企业帮带分红增加收入。

  张晓荣说,该县持续推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村水泥路、新修砂石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造危房等。强化社会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贫困村延伸、向贫困户覆盖,关爱老人、孤儿等特殊群体。破解资金难题,开展金融支撑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试点。实施“按需培训”、“菜单式”、“地头式”的技能培训,增强贫困户的自我造血功能,提升自身技能。

  “目前,该县第一期电子商务示范培训班已经开班培训。”说起该县的“脱贫之路”,张晓荣如数家珍,欣喜于当地的发展变化,也常鼓励在外务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在家门口就业。

  2016年底,该县剩余贫困人口1.25万户4.6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9.2%,6个重点贫困村脱贫出列。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4903元增加到2016年的7356元,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2302元增加到2016年的4414元。

  此次会议披露,甘肃贫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842.2万人减少到2016年底的22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0.5%下降到10.9%,易地扶贫搬迁82万人。(完)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