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调查:打工者偏爱马路市场 称日结工资不拖欠

2017年08月03日 09:30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 

  因堵塞交通,北京顺义一旧劳务市场被遣散,新市场遭吐槽

  打工者偏爱马路市场 称日结工资不拖欠

  本报记者 肖婕妤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顺义区仁和镇河南村每天早晨5点多,千余名打工者在村口聚集成自发劳务市场,一度造成道路拥堵,严重影响出行。7月26日,《工人日报》记者前往顺义区河南村一探究竟,发现原本拥挤的街道已不复存在,见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

  自发市场被遣散 交通得到改善

  7月26日,早晨5点半,《工人日报》记者到达位于北京顺义区仁和镇的河南村村口,原以为会看到“千余打工者挤满小路”的场面。可是眼前的道路宽敞,路两旁低矮的平房和简易平房交错。道路两旁,每隔10米就站着穿制服的执勤人员,他们不断地朝务工者喊道:“去新劳务市场,不要站在路边。”

  据村委会警务工作站执勤人员赵海安介绍,河南村一直没有固定的劳务市场。每天早晨5点多,上千名务工者挤在村内小路的两边,等待用人方挑选,道路被车辆和人流占满。在村内通行的顺12路公交车行驶缓慢,几百米的道路要走近半个小时,最严重的时候要堵接近一个小时。赵海安告诉记者,为了疏解交通,自发的劳务市场被遣散了。村委会新建了一个固定的劳务市场。“这两天,这里的交通顺畅多了。”

  新市场在树林内 遭务工者吐槽

  自发劳务市场被遣散,村口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周边居民对此纷纷“点赞”。然而,务工者对新劳务市场却是吐槽不断。

  当日早晨6点,《工人日报》记者跟随务工者的人流来到位于村口西边的新劳务市场。低矮的围墙把树林和马路隔开,一扇小门构成了唯一的入口,围墙上“劳务市场”四个红色大字映入眼帘。三五成群地打工者边高声闲聊,边等招工的面包车驶过。

  见到郭红英时,她已经在树林里站了半个小时了,最后索性坐在了树林入口边的小路上。郭红英今年48岁,来自河南驻马店,已经在河南村住了近20年。谈起这个新的劳务市场,郭红英一脸不满。“原来我5点出门就可以了,现在要提前半小时。”

  除了位置太偏让人不满,更多的人觉得新劳务市场只有一个入口很不合理。”站在郭红英旁边的李德富忍不住向记者吐槽,“很多招工的老板还不知道这个新市场。这两天我都没有找到活。”

  尽管记者遇见的大部分农民工都不太喜欢这个新市场,但也有人是它的支持者。焊工陈铁根告诉记者,“新的劳务市场有村委会的人管理,秩序比原来好很多。”

  赚钱多且自由 务工者偏爱零工

  虽然连续两天都没找到活,但李德富并没有泄气。只有小学文凭的他达不到进入正轨公司的门槛,每天打零工已经成了他的工作方式。“找到活的时候我就干,没活的时候我就歇着。”

  不止李德富,河南村大部分的务工者都只有小学、初中文凭。低学历使得他们必须通过打零工来创收。除此之外,不少务工者表示,在公司上班赚得太少,打零工赚得更多。据郭红英介绍,干小工差不多有170~180元一天。焊工陈铁根的收入更高,一天最低能有200元,多的时候甚至能赚300多元。

  除了赚钱多,“自由”也是他们选择打零工的原因之一。打零工20余年的李德富说自己喜欢这种自由的工作方式,“去工厂上班受的约束太多。”

  当记者问他们为什么不去正规劳务市场找工作时,大部分务工者表示在那里不好跟老板讨价还价,工钱基本都是月结。“在这里找工作,工钱都是日结,挣钱快,也不拖欠。”瓦工杨起林说道。52岁的李德富则向记者坦言,自己也想去工厂里工作,但是现在去工厂务工有年龄限制,超过40岁的找工作很难。过了8点,树林里的人逐渐减少,找到活的打工者被面包车拉走,没找到活的人开始往回赶。在返回村口的路上,记者又见到了郭红英。没有找到活的她并不想就此放弃,她和其他几位大姐坐在大马路边上,期待着招工面包车的出现……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出现工人名字均为化名)

【编辑:王忠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