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德清90后斫琴师:匠心犹在 琴音相传

2017年08月23日 11: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浙江德清90后斫琴师:匠心犹在琴音相传
    卢云开弹古琴给访客听。德清县新闻中心

  中新网湖州8月23日电(见习记者 陈洁 实习生 潘沁文)煮一壶茶,焚一支香,静坐弹弦,古朴的琴音如流水般从指尖泻出,包裹住年轻斫琴师一颗执着的匠心。斫琴,是传承千年的老手艺;斫琴师,是年仅26岁的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人卢云开。当年轻血液注入古老技艺,传承的笔触便越发鲜活生动。

卢云开正在制琴。德清县新闻中心
卢云开正在制琴。德清县新闻中心

  阳春白雪、高山流水,在中国古典乐器中,古琴绝对算得上一个重量级的“嘉宾”。而说到古琴,又不得不提斫琴师。斫琴师,即在制作古琴方面有较深造诣的人。斫琴师的手艺决定着一张琴的音色和形制。然而古琴传承至今,弹琴尚有年轻血液加入,斫琴却少有人涉足。

  对此卢云开深有感触。初闻古琴声,卢云开便为之倾倒,奈何遍寻德清琴行,都寻不到一个教授古琴的老师。直到2015年,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琴者谈少飞,除了弹琴教琴,也兼斫琴。从老师那里,卢云开第一次接触到斫琴,不由地感叹:“哪一位弹琴者不希望有一张自己做的琴?”

  随卢云开来到他的工作室,不算大的屋子里,满满地放着各种斫琴工具和十几张古琴半成品。

  卢云开向记者一一介绍这些斫琴工具:模块化琴绷、槽腹卡尺、可调节气动合琴器、自动恒温湿房、上弦助力器等……大部分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问及这些工具的来源出处,这位年轻人有一些腼腆:“这都是在斫琴摸索过程中自己设计改良的工具,有什么作用就取什么名字。”随后,他指着旁边几本《哈弗管理丛书》进一步解释道:“这好比管理学里的持续改进,利用思维导图、5W2H等思维分析工具进行自我提问,然后再寻求方法。于是就设计改良出了这些工具。”触类旁通,是卢云开非常重视的一点。

  好琴需得时光磨。斫一张琴,需要历经选材、制形、挖槽、合琴、上漆、上弦等大大小小上百道工序,斫一张琴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大量的心力。卢云开对花了心血却稍有瑕疵的成品却毫不心软,将之“一刀两断”,这也为斫琴增加了时间投入。

卢云开不算大的工作室里,满满地摆放着古琴和制作工具。德清县新闻中心
卢云开不算大的工作室里,满满地摆放着古琴和制作工具。德清县新闻中心

  “我不希望任何有瑕疵的次琴流出。”卢云开的话语透着坚定。

  不惜心血,宁缺毋滥,精益求精。这或许就是历经数千年积淀的斫琴匠人的风骨。慢工出细活,正因为“慢”,古琴的声音里才会带着时间的厚重感;也正因为这“慢”,在快节奏的今天,更显现出其沉淀与精致来。

  斫琴的工艺随时可能湮灭于历史长河中,卢云开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像他一样,爱上这古朴的低吟,亲手斫一张琴,将古琴文化传承。(完)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