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命被救财物损失也要计较?医院:完善管理非坏事

2017年09月26日 15:14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 

  命被救 财物损失要不要计较?

  医院表示担责:完善管理未必是坏事

  这几天,所有医护人员的微信朋友圈,可能都被一条新闻刷屏了:患者李先生因肺栓塞导致心脏呼吸骤停,被送到医院后总算救回一条命。然而,李先生的父亲却称,医生抢救时不但把儿子的衣裤剪坏并丢弃,还把短裤里的500元现金、身份证、银行卡、数据线等财物弄丢了,要求索赔1000元。

  事件在网上引发热议。起初,不少网友为医护人员鸣不平,甚至辱骂李姓父子恩将仇报;不过,随着事件的不断发展,趋于理性化的评论和思考也越来越多。在这起纠纷中涉及哪些问题?在抢救时财物被破坏怎么办?

  话题引发热议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立即上了热搜,相关话题的微博阅读量已经约2亿次。据悉,针对患者家属的要求,4名抢救组成员以均摊形式,承担了这笔“失物费”。9月23日,院方也表态称,对抢救组的救治行为给予肯定,并全额承担赔偿。

  事件的最初,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在批评患者和家属,夹杂着各种讽刺挖苦。网友陆先生说:“今后医生在抢救时看来要多问一句,保命还是保衣服?”网友方先生认为,人命关天。医生救了患者的命,过程还十分曲折,作为患者家属应该懂得感恩,怎么还好意思索赔呢?

  不过,后来,另一些声音多了起来。网友“一朵蘑菇云”说,抢救归抢救,索赔归索赔,这是两回事。网友苛评要求患者家属放弃索赔,似乎有道德绑架之嫌。

  衣服几乎天天剪

  “这不是平常的治疗,是抢救,我们每天都会剪衣服,已经是个不成文的规定了。”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万健告诉记者,用剪刀剪衣服不需要再次翻动病人,比脱衣服快、方便,利于抢救。不管穿着多名贵的衣服,在紧急抢救时都必须剪掉。因为剪得多了,自然有一套习惯的做法,比如剪后用塑料袋装起来,放在患者床边,有时患者的身上还会有项链、戒指、钱包等贵重物品和各种证件,一般都会直接交给保安,避免在抢救室里特别忙碌的情况下遗失、搞混。

  万健也遇到过纠纷。一次一个外伤病人送过来抢救,结束后家属说,戒指没了。大家一看,病人手上果然有个戒指痕。但可能因为受伤,之前戒指已经掉了,找了一圈没有发现。对此家属表示理解,没有再追问了。

  一妇婴产科医生董一诺也说,在平时紧急接生、抢救的情况下,是需要去掉衣裤的。“生孩子有特殊性,和别的抢救不一样,送过来已经羊水破了、见红了,内裤沾满血,医护人员忙着抢救,将其脱去随手一放,后又随着成人纸尿裤等废物一起进了垃圾桶,这种情况很常见。”董一诺说,“大件”脱掉或剪开后,会放在产妇边上,事后通知家属来拿;但内裤有特殊性,且比较小件,“不太有医生护士专门把它保存好”。

  本报记者 左妍

  专家观点

  家属应当要举证

  北京市世泽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连晏杰告诉记者,应该一分为二看此事。医生剪掉患者衣裤没有任何过错;但剪坏的衣物直接被丢弃,医院有一定的疏忽,在处理上欠妥。

  对于衣服口袋里的财物“遗失”,连律师则说,家属应当要举证,而不是靠口头陈述。“但事实上举证的确很难,除了拿走财物的人自认以外,患者恐怕只有在找到这些物品后,才可以完成举证责任以证明遗失了这些财物。”

  连律师还说,即使家属要索赔,责任主体也应当是医院,而不是几个医生凑钱赔付。“而且,剪衣服救人的行为既然没错,那么遗失的衣服就只有残值,其价值不能等同于新衣服,主张赔偿的金额就有待讨论了。”若对簿公堂,法院也是要循一定的举证规则进行权利厘定来定纷止争的,患者方很难获得所主张的全部赔偿。“毕竟,这件事情里重要的不是金额,而是社会价值观和舆论导向的把握。应当鼓励医生救死扶伤,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免责保护;但同时提醒管理方,要完善一定的服务流程。”

  延伸阅读

  有助于改善服务

  与部分媒体报道的以偏概全不同,很多医生认为,应该积极看待这件事,这不是一道“保命还是保衣服”的选择题。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理事长、长海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苏佳灿认为,医生用自己的技术成功地救了命,完全体现了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和高超的专业技术。命救过来了,对于财物损失不计较不用赔,那是患者家属大度;但若是坚持索赔,也于法有据,是行使正当权利。

  苏佳灿认为,正是病人家属的“索赔”,推动了医院管理和诊疗流程等细节的进一步完善。从后续报道也看到,当事医生和医院并没有像围观群众那么义愤填膺,也不以道德标杆来挟制掩盖工作的不到位,很快就承认自己的疏忽和做得不好的地方,并在后续管理中设置置物袋等去完善和避免类似情况发生,该为他们点赞。在管理中进一步完善细节,避免类似隐患,实际上是推动了医疗服务观念的提高。

  苏佳灿感慨,事件之余,大家冷静考虑医患关系中的核心部分,去共同寻找和发现现实行为中不完善的地方,勇于面对,积极改善,这也成为推动医疗改革和发展、医患关系和谐融洽的关键所在。

  本报记者 左妍

【编辑:张燕玲】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