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实现海龟全人工繁殖零突破

2017年12月08日 14:25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实习生 何家妮

  日前,记者从惠州市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经过近十年的“攻关”,国内首批99只全人工繁殖方式孵化的绿海龟成功增殖流放,意味着广东率先攻克海龟全人工繁殖技术难关,填补了国内海龟全人工繁殖领域的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日,记者走近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满眼青葱与海蓝交织。在海龟繁育基地,上百只海龟在池里“无忧无虑”地散步着,甚至有刚孵化没几天的小海龟。

  绿海龟人工繁殖的圆满成功是广东省积极维护保护区海洋资源及栖息地的成果缩影。这背后离不开惠州坚持生态“养海”、用心“护海”,落实“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海龟湾”,是中国大陆架沿岸海龟唯一的产卵场

  计划十年内人工繁殖万只海龟

  “亲龟产卵那晚是暗自高兴,等真正孵化出小龟的时候,心里的大石头完全放下了。”回忆起五个月前第一窝全人工繁殖海龟孵化的情景,惠东海龟自然保护区技术员李满文仍旧难掩欣喜的笑意。

  李满文介绍,在5月28日,人工饲养亲龟产下第一窝海龟卵,共99枚。两个月后,第一窝海龟卵成功孵出91只海龟。实际上,人工饲养亲龟成功产卵并不代表海龟全人工繁殖技术成功,能否正常受精、成功孵化才是关键。

  据了解,惠东海龟保护区上岸产卵的主要物种为绿海龟。由于前些年渔业捕捞、栖息地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原因,成熟绿海龟数量急剧下降。此外,绿海龟从出生至性成熟至少需要20-30年时间,导致野生种群恢复速度极慢,出现“断层”。

  为了保存野生海龟物种,从2008年全人工繁殖技术项目“上马”至今,惠东海龟保护区开展科研“攻关战”近十年。当地保护区管理局通过采集一定量的野生海龟卵,有计划地进行人工孵化,选择亲龟,建立绿海龟人工种群(即子一代),建立起了海龟卵孵化、稚龟培育、亲龟培育、人工繁殖、饲料营养及病害防治等技术标准和规范。

  截至11月底,保护区已成功诱导5只海龟在人工条件下成功产卵20窝1616枚,已出壳19窝,孵出稚龟721只,平均孵化率46.0%,最高孵化率91.9%,这意味着,海龟人工繁育是可控的。之后,保护区也将继续突破提高海龟存活率的新难关,“在十年内计划人工繁殖10000只海龟。”相关负责人介绍。

  老百姓自觉加入“护龟”阵营

  一个大红盆,一张小椅子,一条海绵抹布……走进海龟繁育基地,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为小海龟作身体检查。在部分养殖池内有海草、海鱼、水母等生物,仿真海生环境,培养海龟捕食的基本技能。“讲白了就是像对待亲人一样照顾它们。”李满文笑道,保护区将计划构建驯养中心,规划野训范围,为海龟增殖放流做更充实训练。

  30多年来,除了有像李满文这样一代代“守龟人”,可喜的是,老百姓保护海龟的意识日渐提高,甚至自觉加入“护龟”阵营。“渔民送回的两只受伤海龟现在已经长到30斤了”,说起过去的救护实例,李满文既欣慰又后怕,2012年不慎被误捕的两只海龟中,送过来的时候,有一只前肢断了,一只尾巴被咬了一个大缺口;2015年一只海龟背部被螺旋桨打烂,背上100多个小孔长满了藤壶,工作人员清理了六个月。

  不过,随着保护区全方位的“宣传攻势”,深入渔村、学校等地进行宣传,提出严禁海龟繁殖季海域附近捕捞等严令。周边海域出现的稚龟和亚成年海龟越来越多了。

  海龟数量的增长得益于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优良生态环境。据悉,该保护区三面环海,东西两翼为大亚湾省级水产种质资源自然保护区和考洲洋近6000亩红树林湿地,生物饵料丰富、海水清澈透明,近海水质常年保持着一类以上的优质水平。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惠州每年大手笔投入40亿元种树治水,整治考洲洋、开展惠州 “美丽海湾”建设,为绿海龟在漫长的产卵期进行栖息和觅食提供了天然食堂和安全洄游通道,也让保护区的海岸风景也日益壮丽。

  近年来,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理念及管理不断升级,软硬件日臻完善,已建成水生救护中心、视频监控室、海龟繁育基地、海龟科普馆、标本馆、多功能展示厅、访客服务中心、海龟学术交流中心、实验室等设施。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