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假客服发二维码扫完少几千元 警方剖析手机支付骗术

2018年01月01日 11:19 来源:武汉晚报 参与互动 

  “客服”发来二维码 男子扫一下损失几千元

资料图:扫码支付。<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王刚 摄
资料图:扫码支付。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元旦来临,春节将近,大家的手机红包多了起来,电子支付也更频繁。然而据警方披露,近日,通过手机支付诈骗钱财的案件有抬头之势。为了帮市民们守好电子钱包,昨天,武汉网警结合近日多发网络诈骗案件,联合本报为市民剖析骗子专门针对手机支付的“独门”骗术。

  案例一

  声称要用空卡假支付激活订单

  暗中透支电子信用卡3999元

  上月16日晚,李先生在手机游戏《剑侠情缘3》内想买一个10元钱的游戏道具,在游戏中看到有人卖这个道具,便加了对方的QQ号码。

  对方发来一个二维码,让李先生用支付宝扫二维码转账10元钱。李先生照办后,对方回复,发货延迟了,需要李先生再用一个没有钱的银行卡假支付一次,来激活订单,并要求李先生假支付后发截图给他。

  李先生觉得反正是假支付,不花钱,就照做了。谁知李先生用空卡假支付时,刚输完密码,转账选项竟跳转到支付宝的“花呗”电子信用卡,从信用卡上转走了997.47元。

  李先生发现后找到对方质问,对方表示歉意的同时,又发给李先生一个二维码,声称这些钱会通过二维码退还。谁知这个二维码是电脑登录支付宝的验证二维码,李先生扫码之后并没有收到退款。李先生再找对方,对方又发来一条网站链接表示,李先生需要购买一件0.1元的商品,激活退款渠道。

  李先生无奈只好照办,事后却再也联系不上对方了,到“花呗”电子信用卡上一查,他一共被对方转走了3999元,这才发现上当,于是向警方报案。

  民警解析:现在手机支付有很多类似“花呗”“借呗”等电子信用卡的功能。市民往往会注意自己的银行卡中的钱是否会被盗走,但会忽略这些电子信用卡。骗子利用“空银行卡”来骗取受害人信任,让受害人放松警惕,以为就算被骗也不会损失,岂料骗子竟利用电子信用卡透支行骗。

  案例二

  声称航班取消要用微信返款

  骗走微信收付条码号消费3631元

  上月15日晚,打算次日休年假的罗女士,收到落款首都航空的短信,告知其由于机械故障,原定第二天的机票被取消,并让其联系客服0531-81768968。

  罗女士拨通电话后,对方让其改签到上月17日晚10点30分的航班,罗女士答应了。接下来,对方询问罗女士的建行卡号,后又问其有没有绑定微信钱包。在得到罗女士的肯定答复后,对方要其点开微信收付码,内有条形码。罗女士告诉对方条形码的号码,对方问罗女士卡内有多少钱,并要求其输入支付密码。

  一一照办后的罗女士,随后收到了建行的短信,告知她刚刚消费支出了3631元。

  民警解析:伪装成航空、银行客服,是骗子惯用的招数,在获得了受害人信息后,先骗取受害人信任,取得其收付码号码,再诱导其输入支付密码。

  案例三

  “超时二维码”其实是付款码

  假客服骗走顾客6715元

  上月22日下午,蒋先生接到一个淘宝客服电话,说其在淘宝上买的一个东西因质量出问题,对方欲退款,遂和蒋先生微信添加了好友。对方给蒋先生一个微信二维码,说需要实名认证,然后才会退款,蒋先生就扫了二维码,可没想,支付后显示二维码超时,于是蒋先生就发现卡里少了2000元。

  对方说二维码超时,继续扫这个二维码,钱才会全部返还,蒋先生再次扫了二维码,对方退了2000元。由于购买物品的款项没退,对方又发一个二维码,蒋先生继续扫码付款905元。二维码又显示超时,同时卡里又少了2000元。蒋先生又扫码支付了905元后,他再也联系不上对方,蒋先生遂发现被骗共计6715元。

  民警解析:骗子利用返还、返利等借口,利用“超时二维码”等借口,让受害者多次扫描付款码。这个二维码其实是付款码,每扫一次便是资金的损失。

  民警提醒,慎扫二维码可以“挡住”80%的手机诈骗。除了瞄准市民的手机付款码外,将链接钓鱼网站的网址或植有木马病毒二维码伪装成购物红包、商品优惠券及幸运奖品向网购客户发送,也是骗子常用骗术。如遇网络诈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案。如需咨询,请拨打武汉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咨询举报电话:82221111、82223333。

  记者杨蔚 通讯员冯威 刘万鹏

【编辑:张燕玲】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