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建设“打工者之家”,提升“北京温度”

2018年01月27日 02:1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建设“打工者之家”,提升“北京温度”

  今日社评

  本报特约评论员

  希望通过几年持续努力,多渠道解决城市运行和服务保障务工人员的政策举措,能上升为系统的制度安排和完善的运营机制,成为北京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北京成为全国和谐共享的首善之城。

  今年的“北京两会”上,代市长陈吉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将多渠道解决城市运行和服务保障行业务工人员的住宿问题。这一话题引起了与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热烈讨论和舆论的广泛关注。

  从事城市运行和服务保障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住宿难题,已存在多年,也是一线城市和省会以上大城市普遍存在的难题。多年以来,这一总量上亿的外来务工者群体,主要借助城郊结合部的一些违建来解决住宿之需,群租、混租、合租是他们居住现状的普遍形态。

  倘若没有发轫于2016年年初的房地产市场调控,首次提出建立多渠道住房保障体系,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尤其是长期租赁市场,多渠道开辟和兴建租赁房源,鼓励在集体土地上兴建租赁小区等政策的转折性创新,多渠道解决城市运行和服务保障行业务工人员的住宿问题,就会永远是一种奢望。北京市率先把这项决策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今年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措施之一,并加以推进,无疑为全国其他一线城市和各省会城市带了一个好头。

  北京市人大代表、大兴区区长王有国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兴区已完成33公顷集体土地租赁住房供地,这部分集体土地中,将拿出一部分用于建设职工宿舍。去年发生火灾事故的新建二村,今后要建集体宿舍,打造成“打工者之家”,目前正在做规划。集体宿舍满足居住者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带卫生间,可以洗漱。但不能做饭,不能动火,杜绝消防隐患。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计划为集体宿舍配套建设公共食堂。

  到今年晚些时候,首批“打工者之家”若能投入运营,北京将再次为其他城市推出同类举措提供借鉴。

  目前,外来务工人员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分布在城市制造业打工,另一类则依靠服务业谋生。

  回看十年前,城市中低端制造业一线工人几乎全由外来务工者构成,住宿问题十分突出。这几年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城市中低端制造业快速淘汰,务工人数大批减少,再加上各地制造业普遍迁入产业园区,企业通常自建宿舍,或园区统一建设和运营宿舍,制造业外来务工者住宿矛盾明显缓解。

  而在城市运行和服务保障行业,外来务工人员除传统餐饮酒店业外,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呈持续增加态势。尤其是北京、上海等三产占比已超70%的特大城市,这种趋势更为明显。眼下,涉及一线城市和大城市运营及服务保障的外来务工群体,分布在包括建筑装潢、批发零售、环卫保洁、家政护理、安保服务、家电维修、修车洗车、超市卖场、农贸菜场、快递外卖、供电、供气、供暖、给排水、市政管网场外维护等上百个服务行业和类别中,以上海市为例,这部分外来务工者占全部外来人口的比例接近三成,总量超过350万人。

  从发展趋势看,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中端及以下制造业都将被淘汰,因此产业工人中的外来人口比例还将下降。但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以及城市运行和服务保障新需求倒逼服务新业态的不断呈现,相应的服务类外来务工人口总量,将长期趋于高位。从解决问题的紧迫性、必要性,确保城市各项功能有序运行,确保城市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作考量,北京这一务实先行的政策举措,不但将很好体现出“北京温度”,而且具有政策的及时性。

  希望通过几年持续努力,多渠道解决城市运行和服务保障务工人员的政策举措,能上升为系统的制度安排和完善的运营机制,成为北京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北京成为全国和谐共享的首善之城。

【编辑:刘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