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大学生称放寒假也不回家 因少时受父母压抑埋怨恨

2018年02月03日 14:16 来源:新民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大学生。<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畅 摄
资料图:大学毕业典礼。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教育新观察|“大学生,你妈喊你回家过年!”

  “本来以为是经济困难学生放寒假不回家,没想到有些学生不回家的理由竟然是不想与父母朝夕相处。”说这话的是沪上一高校的老师,直指现在有些大学生的亲情冷漠。他说:“要不是学校有规定允许学生假期住宿,真恨不得在他们耳边大吼一声:‘你妈喊你回家过年!’”

  埋怨恨 有家不愿回

  每到寒暑假,高校照例人丁兴旺。有的是为考研而埋头温书,有的是为实习而四处奔走,当然还有小情侣借菁菁校园卿卿我我。然而,这几天蹿红网络的一则帖子,勾起了人们对一小众“放假有家不愿回”大学生的思索与批评。

  发帖者为留学美国的王猛(化名),自称已拉黑父母6年了,最近写了一封万字长信数落父母对自己长达30年的精神控制,诉说的全是年少时的压抑和对父母的怨恨。从帖子里可以看到,王猛是一个曾经让父母很有面子的孩子,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录取,本科后又成功申请了美国一所名校的研究生。然而,从12年前开始,他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他甚至还准备到北大再读个心理学博士,以解决自己长期压抑的心理问题。

  当儿女 体谅长辈心

  “你首先是父母的孩子,其次才是你自己。”这是令王猛从小到大最心有余悸的话。或许,正是在父母这种思维支配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放假有家不愿回”成了他们最真实的内心动因。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陆瑜芳认为,在与父母相处中,的确会有一些子女感到特别痛苦,但父母却固执地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错,或者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这时,首先要做出调整的应当是子女,要站在父母的角度去体谅长辈的良苦用心。像那种动辄放了寒暑假甚至过春节也不回家与父母团聚,或者干脆将父母拉黑搞人间蒸发的行为,都是绝对错误的。“回到家里,子女可以请父母坐下来,把自己对父母的要求说出来,也可以直截了当地对父母提出,希望父母做哪些改变。这样的家庭对话有助于改善亲子关系。”陆瑜芳说。

  做父母 放手也是爱

  俗话说:“不论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做儿女的尽可能回家与父母过个团圆年,这就是中华民族历来提倡和奉行的孝道美德。但在现实生活中,亲情间的隔阂也是司空见惯的事,类似大学生不愿回家过春节,看似是个人的生活方式选择,其实折射的也是亲情观念的淡薄。记者接触了一位“放假有家不愿回”的大三男生,他说,回家就是听父母整天唠叨,不是睡得晚啦就是起得迟了,要么就是埋怨自己天天窝在家里打游戏,与其听这些啰嗦,还不如躲在宿舍里,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特别逍遥自在。然而,在陆瑜芳看来,孩子不回家,最痛苦的肯定是父母,子女不能仅看到自己在家庭中曾经受到过的“伤害”,更要看到父母给予自己的温暖和爱。

  解铃还需系铃人。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心理教师陈来秀表示,亲子间的矛盾与隔阂,往往是在孩子小时候就埋下的,问题大多出在孩子特别“抱怨”父母无时不在、没完没了的管束与控制。“父母要做的就是在每个阶段适时放手,让自己的爱得体退出。”陈来秀说。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王蔚

【编辑:姜雨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