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校园营养午餐:吃饱不难 好吃不易

2018年04月01日 16:44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 

■ 二联小学实行餐桌长轮值,互相提醒健康饮食 易蓉 摄

  中午11时45分,午餐时间,静安区一所中学对面的便利店里,挤满了学生,货架上的盒饭、饭团、关东煮很快被扫空一半,马路对面几家门面小奶茶铺也被围了好几圈。学校有午餐,为何却要出来觅食?学生们回答:学校的饭不太好吃。

  记者连日走访多所学校也发现,虽然不少学校提倡“光盘行动”,但浪费情况仍不可避免。实际上,为了让学生午餐吃得安全、营养、可口,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都在想尽办法:改善食堂、翻新菜谱、家委会监督,而近一两年,营养午餐“价格警戒线”取消,也让午餐选择变得更丰富。

  那么,营养午餐究竟好不好吃?为什么还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现状一 炸品和甜食受欢迎

  龙利鱼排、花菜肉片、红烧素鸡、杭白菜、酸辣汤,这是上周三长宁区民办东展小学的菜单,里面有一大荤、一小荤、两素菜。记者在午餐时间随机对三个班级的学生做了一次小调查,在当日的菜单里,最受学生欢迎的前三名菜肴为:炸鱼排、炒饭和鸭血豆腐汤。虽然孩子们普遍认可学校午餐的口味,但仍纷纷表示最喜欢吃的是午餐里油炸、浓油赤酱、西式菜肴。“孩子爱吃不代表营养健康。”东展小学校长姜雪雁说,营养午餐要吃饱早就不是问题,可是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营养午餐也变得越来越“众口难调”。

  “挑食的孩子在班里占近四分之一,有些孩子只吃荤菜,有些孩子只吃蔬菜。”东展小学二年级几位班主任说,每年小一新生进来,总有那么几个吃饭“困难户”。前几年,长宁区实验小学也曾做过一份抽样调查,调查显示:从不吃甜食的学生只有3.4%,而一周吃两次以上的学生却占到57.3%,另外还发现,学生中有偏食问题的占到73.6%,其中一个表现就是66.2%的学生喜欢吃荤菜。

  现状二 “剥虾”“鸡腿”难倒孩子

  六年前,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家长首度开始实施“午餐突击”行动:天天听着孩子“午餐难吃”抱怨再也坐不住的10名家长,在不通知学校的情况下,临时“杀”到学校要求自掏腰包付费体验午餐。体验结果却令家长们大跌眼镜:家长尝尝都“还不错”的饭菜,在孩子们口中却是“太难吃”,倒的倒剩的剩,半数孩子剩下了一半的饭和菜。最令人惋惜的是,当日的油爆虾成为浪费重灾区,有不少餐盒里大半的油爆虾被剩下。一问才知道,孩子们的挑食习惯,竟然是被家长自己宠出来的,比如,一位预初的孩子吃虾都是由妈妈剥好的,因此到了学校觉得剥虾太麻烦索性一倒了事。去年,一位小一新生吃不来鸡腿的新闻也令人颇为感慨,原来她在家吃鸡腿都由外婆拆骨、撕条,从来没有自己动手啃过鸡腿。

  “有的菜嫌麻烦就不吃了,有的菜嫌不对胃口就不吃了。一年级新生在吃方面的‘幼小衔接’问题,有时候比学科适应更‘严重’。”周慧是东展小学二年级的一名班主任,她告诉记者,有些孩子遇到不想吃的菜,又怕被老师批评剩得太多,宁可光吃白饭,或者把饭浸泡到汤里吃掉。“学校的大锅饭自然不能和家里的精细化饮食相比。”

  现状三 家长提着食物接放学

  姜雪雁说,许多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其实都是受到家庭的影响,比如,现在许多家长都是独生子女一代,本身就有挑食、偏食的习惯,又比如,现在流行吃自助餐,但一些成年人缺乏用餐礼仪,取了过多食物却吃不完而只能浪费。“成年人的陋习都会直接或间接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有时候,成年人的暗示,也让孩子口味越来越刁。有家长提出“特殊要求”。有些家长接孩子放学时,总要拎着许多点心或零食让孩子“加餐”。华师大心理咨询师陈默说,营养午餐在营养均衡的情况下,味道欠缺是有可能的,但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暗示,比如,带着过多零食接放学,其实就在传递“午餐吃不下没关系,家里有好吃”的信号,也不要当孩子面讨论学校饭菜有多难吃,应该给予孩子一些正面的暗示和鼓励。

  现状四 送餐口味难尽人意

  现在沪上中小学营养午餐多采取三种形式,第一种是食堂外包给社会上的餐饮公司经营,第二种是学校自办食堂,第三种是由餐饮公司热链配送午餐,其中,食堂外包是目前最主流的模式。一般来说,学校内有灶头的食堂,营养午餐受到的质疑相对没那么激烈,而通过热链配送的午餐通常口味难尽人意,因此这种模式已渐渐淡出。

  家住浦东的小冬是三年级学生,最近他吵着嚷着要父母给他送饭,理由是“学校的午饭不好吃,他同学也送饭”。“学校午饭是外面餐饮公司送来的,有时候温的时间过久,绿叶菜发黄了。儿子说,米饭里还曾经吃出过小石子。”方先生说,班里送饭的孩子越来越多,从一开始两三个到现在近10个,占了全班近四分之一。

  对此,餐饮公司也颇有苦水,承包经营中小学午餐看似市场巨大,实际上却似“围城”:城外的人想挤进去分一杯羹,而城里的人却有时候要打退堂鼓,尤其在现在最严“食品安全法”和副食品原料大幅涨价的情形下,萌生退意的也不少。一位业内人士说:“不仅要保证营养搭配合理,还要花式品种不断翻新。送餐过程如何保温又能保证菜肴可口,真的有点难。” 本报记者 马丹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