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考失利的心理创伤会有多痛?

2018年06月28日 15:14 来源:沈阳晚报 参与互动 

  在这个骄阳似火的六月,中高考陆续结束。等分的煎熬、分数的揭晓,每年的相同时间,都上演着这出大戏。主角各异,演绎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发挥出色的考生憧憬着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往往会情绪低落,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心理专家表示,最近一段时间,来门诊咨询的来访者大多是家长陪同的大考生,他们以情绪障碍为主,焦虑和抑郁表现最为多见。

  1

  案例:

  考试失利后

  她“闭门思过” 他离家出走

  吴琳(化名)是今年的高考生,就读沈城重点高中,成绩一直不错。父母和老师都对她寄予了很大期望。但在高考前几天,吴琳突然感冒发烧,状态十分不好,直接影响到了考试。发榜后,得知高考成绩要远远低于自己的预期,吴琳沉默了。她没有哭,没有抱怨,而将自己锁进了屋里,一待就是四五天,和别人没有一句交流。这样过去一周,吴琳出现胸闷、心慌、出汗等症,在家长的坚持下来到医院就诊。检查一圈也没有问题,最后走进了心理诊室。原来,吴琳身体一系列的不适症状都是焦虑、抑郁的躯体化表现。

  而与吴琳的“闭门思过”正好相反,宋佳权(化名)则选择了离家出走。他在离家出走前给父亲留了一封信:“我鼓起勇气把没考好的消息告诉你时,特别希望得到你的安慰,但你没有,你一直在骂我,说我是废物。我感到很绝望,为什么别的孩子能在父母那里得到的温暖,你却一点不给我呢?就在高考前几天,你还在和妈妈吵架,摔酒瓶,你知道我有多伤心吗?家不是我的港湾,我要出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后经多方努力,宋佳权才重新回到家,但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2

  现象:

  大考后两三周

  考生扎堆儿咨询心理问题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门诊陈爽医生介绍,每年大考后的两三周,都是考生们扎推儿就诊的高峰期。多数是考试失利的考生。有的考生出现心理问题后表现较为“安静”,呈现出“与世隔绝”的态度,一些孩子的反应则较为严重,表现为离家出走,甚至出现更加过激的行为。

  “考试失利给考生带来的不仅仅只是挫败感,还有对未来的迷茫。当一个人有多种办法解决当前困境的时候,人的心理状态更趋于稳定。因为还未步入社会,部分孩子虽已成年,但对问题的应对方式往往较成年人单一,所以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态度都容易走极端,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陈爽表示,临床上来看,对于那些生活内容比较单一的孩子、抗压能力差的孩子、极度要强的孩子、父母平时教养上非常强势严厉的这几类孩子,因考试失利而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更高。更应引起家长的重视。如果孩子的情绪波动比较大,行为与之前有明显差异,比如不出门、不起床、不吃饭、不沟通,或者情绪状态超过两周仍没有改善迹象,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建议适当心理干预,帮助孩子尽快改善情绪困扰。

  3

  成因:

  亲子关系的不融洽

  是孩子焦虑、抑郁的“助推剂”

  一个良好亲密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必然条件。观察发现,很多因考试失利而抑郁、焦虑的孩子,甚至出现离家出走等过激行为的孩子,背后都有亲子关系问题。可以说,每个出走的考生背后都有一对不合格的父母。陈爽介绍,有的不当亲子关系表现为冲动型。家长言语暴力,无法很好地控制情绪。家长自身要有自己的排压方式,避免情绪积压,与孩子沟通时要诚恳;还有一类亲子关系属于矛盾型。家长总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亲子意见不一致,互不相让。其实家长心情可以理解,但成长如同儿童学步,有哪个是没有跌过跟头的,有问题、犯错、失误应该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历。因为怕错就完全剥夺孩子做决定的机会,很有可能因此剥夺了孩子做决定的能力;还有一类亲子关系是自责型。这种情况的家长很可能平时较少关心孩子除学习以外的其他内容,所以造成孩子觉得学习是与父母建立联结的唯一途径,如果成绩不好,孩子容易过多的自责、自我否定,趋利避害的本能使孩子更希望回避觉得羞耻和不适的情境,在这样的情绪支配下,出现离家出走等过激行为。所以,家长要警惕不良的亲子关系成为孩子焦虑、抑郁的“助推剂”。

  4

  提醒:

  家长的不当情绪

  易引起孩子的思维狭窄

  为了避免大考失利的孩子出现问题,家长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要过多在外人面前评论孩子,有些家长可能比较谦虚或者好面子,当外人问起时,常常说孩子考的好,自己当年如何如何优秀,自己的孩子不如自己,这是非常影响孩子情绪的,要知道父母当着外人积极正面的评价孩子,比在家里夸孩子对孩子的自尊建立更加有利且有效得多;其次,家长也要避免过度关心孩子,怕孩子为考试结果忧心,就反复开导孩子,一有时间就跟孩子聊考试的事,孩子若不耐烦,家长又觉得孩子不理解家长的一番苦心。其实一直的安慰也不一定都有必要,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有可能是一种反复的将视角拉回考试的行为,也可能更容易引起考生的思维狭窄,诱发情绪问题;第三点就是避免过度斥责孩子。有些父母在孩子考试后,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就大发脾气,这其实是家长时间情绪积压的一种释放,孩子一般很难理解。有些敏感脆弱的孩子一时想不开,钻牛角尖,觉得父母不爱自己,更容易因此出现过激行为。所以,父母也应该做好自己情绪的调整工作,必要时也可求助专业医生。

  建

  议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认清考试的真正意义

  陈爽建议家长,在考试结束后,可以多给孩子安排一些活动,尤其是大考失利的孩子,更要多一些排解压力、放松心情的办法。比如运动、旅行,参加公益行动,适当的公益行为,或者社会参与行为也利于考生考后的心态调整。家长也要引导孩子,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不拘泥于考试及结果本身,不要停在考试这个问题上,计划些日后的安排,比如有多种可能,可能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把视角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卡在考试的问题上,更有利于调整好考试失利带来的情绪问题。

  考生也要知道,学习和人生都是连续的过程,考试无非是一个阶段的检验行为,所谓检验,就是发现不足,改善不足,或给未来发展一个清晰的指引,或给自己曾经的努力一个见证。过得好不好,不在这一张卷子,一个分数,第一名不见得万事顺遂,最后一名也绝不是不可救药。客观的看待考试,客观的看待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足和平凡,肯定自己的价值。没有人一直是第一名,不是非要成绩好才有做某事的资格,一个人是立体的,不是靠几张卷子就能够定义的。用心的发现、寻找,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努力去实现,本身就是很值得炫耀和纪念的过程,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才是苦读这么多年的精神财富。

  本版稿件由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 王禹哲采写

  图据东方IC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