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女监外籍服刑人员改造现状调查

2018年08月02日 05:45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 

  上海女监外籍服刑人员改造现状调查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 本报见习记者 黄浩栋

  上海女子监狱六监区有一群特殊的服刑人员。她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肤色、说着不同的语言。她们就是外籍服刑人员。

  上海女子监狱自1996年建监起便开始接收外籍女性服刑人员,目前监区内共收有来自18个国家共51人。如何教育改造这些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各异的服刑人员成了监狱方面始终要面对的课题。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走进上海女子监狱,对这些外籍服刑人员的改造现状展开调查。上海女子监狱监狱长陈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教育改造外籍服刑人员不仅是中外文化、语言沟通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更是一个学习、融合、绽放的过程。近年来,我们用中国传统文化、母亲文化来打通这些壁垒、感化她们的内心、转变她们的观念,最终让她们认罪悔过,重获新生。” 

  学习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记者见到来自非洲的外籍服刑人员塞拉(化名)时,她正在学习朗诵王维的名作《山居秋暝》。

  初来女监时,塞拉对中文一窍不通,为此还与同监舍的中国籍服刑人员闹过不小的误会。

  原来,与塞拉同监舍的中国籍服刑人员刘艺(化名)说话大嗓门,这让塞拉误认为对方在朝自己发脾气,奈何刘艺也不懂英文,两人根本无法交流,平时只能避而远之。最终还是监区主管民警介入此事,让刘艺用中文写了一封信表明自己并无恶意,再由监区民警将信翻译成英文交给塞拉,这才解开了误会。

  为了学习中文,塞拉报名参加了女监开办的中文培训班。通过几年的学习,塞拉现在不仅能顺利地用中文交流,还对中国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看上去只有几个字,里面却蕴含着无穷深意,中国的古诗词让我领会到中国文化的奥妙。将来我打算把这些诗词翻译成英文,教给更多的外籍服刑人员。”塞拉说。

  女子监狱六监区教育改造主管民警谈凤杰向记者介绍,女子监狱开办外籍服刑人员中文培训班已经有十余年历史,虽然课程参与全凭自愿,但每堂课都有超过八成的外籍服刑人员报名参加。

  “中文班一律由监狱民警担任老师,教材也是在教学过程中自己编辑,不断完善。”谈凤杰告诉记者,中文班的教学内容根据服刑人员的中文水平高低而定,初学者从基本的拼音学起,具有一定中文水平的服刑人员就可以学习阅读和写作。

  “语言和文字是任何一种文化的基础,无论是为了日常交流,还是用中国文化教育改造,让这些服刑人员了解、学习中国话都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谈凤杰说。

  融合

  刚一踏进女监六监区的大门,就能看见墙上写着几行醒目的大字:母爱,使你在痛苦中得到安慰,在孤独中得到快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

  据教育改造主管民警黄音介绍,母亲文化教育是女监“文化兴监”教育改造工作中的一大特色。“英语中对母亲的称呼是mama,与中文发音相似。在女监,许多外籍服刑人员都挂念着自己的母亲,有的也已为人母,无论来自哪个国家,都会被母爱所触动。”黄音说。

  《母亲谣》就是在此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作品,它由女监全体民警共同创作而成,将中国传统母亲文化提炼、浓缩,编撰成了一首三字经形式的歌谣,读来朗朗上口,发人深省。

  “羊跪乳,尚知恩,我奉母,理所当……”来自泰国的服刑人员阿萍(化名)给记者顺口背诵了一段《母亲谣》。阿萍在家里排行老七,由于母亲早早离世,父亲一人难以顾及整个家庭,她和家人间的关系开始疏远,并走上了走私毒品的歪路,最终在中国被逮捕,判处无期徒刑。

  “母亲去世得早,所以我一直认为母亲并没有爱过我,但是在这里学习了《母亲谣》以及民警教的各种关于母亲的感人故事以后,再回想起小时候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才发现母亲曾给予我许多温暖。我做了对不起母亲、对不起家人的事情。”讲到这里,阿萍的声音哽咽了。

  经过多次减刑,阿萍在不久将重获自由,她说,回国后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母亲的坟前祭拜。

  此外,母亲文化还被融进了六监区艺术矫治品牌项目——绒绣之中。

  “监区会特意挑选一些母爱为主题的画作为模板供外籍服刑人员练习绒绣,有的服刑人员对画中的内容感兴趣,就会主动去了解、学习,进而受到母亲文化的教育。”黄音告诉记者。

  在女子监狱艺术陈列室里,摆放着曾在此服刑的汉娜(化名)制作的绒绣作品《马来西亚妈妈》,内容是一位面容慈祥的女人怀抱着熟睡的婴儿。一位有基督教信仰的外籍服刑人员曾评价说:“她的身上散发着圣母玛利亚一般的光芒。”

  母爱,就这样被融入女监的文化教育改造,更被融入了外籍服刑人员的心里。

  绽放

  舞台上,英文版新编《白雪公主》的剧组成员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演出任务加紧排练。此时剧情已经到了结尾最后的高潮。

  “白雪公主,我的孩子,你愿意原谅我吗?”

  “我愿意,妈妈,你还是那个爱我的妈妈!”

  “我的女儿!”

  白雪公主和皇后紧紧相拥在一起。

  尽管同样的场景已经演过很多次,但是台上参演的外籍服刑人员还是被这感人的场景打动,直到在后台卸妆时还有人不住地抹泪。

  这个英文版新编《白雪公主》,除了由监狱民警和外籍服刑人员共同参演外,在情节上也进行了符合女监教育改造的合理改编:原作中心狠手辣的皇后,在“天使”的引导下,最终识破了魔镜的阴谋,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最后和白雪公主一起迎来了圆满的结局。

  剧中“皇后”这一角色的扮演者是来自菲律宾的莉夏(化名),她曾是学校的英语老师,然而在同事的怂恿以及金钱的诱惑下,她干起了走私毒品的行当,并最终在2009年被判处无期徒刑,锒铛入狱。

  谈及“皇后”这个角色,莉夏颇有心得体会:“‘皇后’在剧情前期也是一个阴险狠毒的角色,但是在经过‘天使’的教导后,她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心中的恶念诱惑。但是‘皇后’并不是穷凶极恶之人,她最后还是改过自新,获得了女儿‘白雪公主’的原谅。”

  “曾经我也被我自己的贪念诱惑,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但是如今我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所以我相信我也能像剧中的‘皇后’一样,重新开始新的人生篇章。”莉夏说。

  “《白雪公主》是世界知名的童话故事,我们利用‘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中国传统观念对原作进行合理改编,并让外籍服刑人员亲自参演,既容易接受,也能引起服刑人员的共鸣,让她们从内心激发出改造热情,最后达到治本的教育改造目的。”陈建华说。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