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建国村的婚丧嫁娶“新风尚”

2018年08月06日 17:1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建国村的婚丧嫁娶“新风尚”

  新华社哈尔滨8月6日电(黄腾)午饭时间刚过,黑龙江省方正县方正镇建国村的赵成背着手溜溜达达地来到村上的“德礼之家”,找到村风文明理事会的理事长王治铭说:“孩子回来办婚礼,我想用用这个地方,来找你商量商量。”“行啊,在咱这儿办方便,弄上八个菜,像吃自助餐似的,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王治铭笑着答应了他。

  “德礼之家”是村民集中举行活动的场所,由村风文明理事会进行管理,内部建有厨房,并配备餐台、消毒柜、音响、大型显示屏等设施,免费供村民进行婚丧嫁娶办宴席使用。

  在“德礼之家”举办酒宴,不仅菜品的数量不能超过村风文明理事会规定的八个,就连礼金的额度都被限制在每人每次五十元。自己购买食材在“德礼之家”烹饪饭菜,招待老亲少友,成为建国村举行红白喜事的“新风尚”。

  赵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像以前一样去县城的饭店办宴席,一桌饭菜最起码要四百元的花费。而在“德礼之家”,自己只需要承担购置食材与雇用厨师的费用,平均每桌饭菜二百元就足够了,开支能节省一半。同时,办宴席的人家也不用再安排车辆接送亲友去县城,既节省了开支,又让参加宴席的人免去舟车劳顿。“方便、省钱,这一点搞得特别好。”赵成说。

  “以前大家都攀比,你家办事儿每桌十个菜,那我家也不能八个啊,那就得整十二个。”赵成说,自从有了由村民们推举产生的村风文明理事会,这样的现象在建国村就不多见了。

  村风文明理事会不仅刹住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歪风,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同时也发挥着调解家务纠纷、进行德育教育的职能。不久前,村风文明理事会通过做思想工作,成功处理一起老人赡养纠纷,使原本拒绝赡养老人的村民改正了错误,老人也放弃走法律程序解决问题的打算。

【编辑:曹梦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