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对待癌症这个慢性病要“量力而行”动起来

2018年08月17日 15:50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对待癌症这个慢性病要“量力而行”动起来

  如今已不是谈“癌”色变的时代,医学科技的进步已使一些癌症成为慢性病。但医生的医术和科技发展的水平再高,也敌不过患者对自己生命的负责。如何与癌症进行长时间地抗争共存,不断提高生存质量,是很多患者的一堂“必修课”。癌症的发生,除与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相关之外,更主要还与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密切相关。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可引发癌症,如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吸烟、酗酒以及压力过大等。因此,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养成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就非常重要。

  运动是良药

  “量力而行”提高免疫力

  2016年美国心脏病协会正式提出,有氧能力应成为人的生命体征。有氧能力实际上比血压等更能预测身体的健康状况。有氧能力并不难理解,它就是人吸入和利用氧的能力,这个能力与你定格在身份证上的年龄没关系,而与运动锻炼息息相关。

  近日在京举办的第一届中国癌症患者康复支持大会上,来自美国的梅茨尔医生介绍,他们把医学和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很多癌症患者通过运动重新获得了健康。他说,运动是良药,但也一定要“量力而行”。因为运动这个“处方”,量少了不见效,过量了也不行。尤其是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放疗时更是如此,一定要运动得当。

  如同没有好好进行检查就开始着急吃药一样,不进行相关测试就盲目地开始运动,也是非常危险的。调整自己的身体,应该先从了解开始,在运动前了解一下自己的有氧能力在哪里;身体脂肪成分是多少。有这样一个基本的判断,才能走出误区,真正通过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链接 健康生活方式 可减少四成癌症的发生

  癌症已和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慢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一组慢性病高危密码:3450,即3种不好的生活方式导致4种慢病死亡率增高,最终可能使50%的人丧命。这3种生活方式指的就是吸烟、不合理的膳食和缺乏体力活动;4种疾病则是之前提到的心脑血管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而通过获得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40%的癌症发生。

  世界有氧运动之父肯尼斯·库珀博士提出了8个习惯来预防癌症、降低癌症的死亡风险:第一,每年一次全面的体检;第二,每周五天的健身活动;第三,保持健康体重;第四,“管住嘴”科学健康饮食;第五,补充合适的多种维生素;第六,零吸烟或是戒烟;第七,不喝酒或适量饮酒;最后一个也很重要,做好自身的压力管理。

  请走出这些运动误区

  ×只做有氧,忽视无氧

  不同锻炼方法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随着人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逐渐变慢,人也更容易长胖,要逐渐加强运动强度、选择不同的运动来保持健康的体重,提高自身的有氧能力。否则,您就是拎着鸟笼子遛上一天,走上一万步,于锻炼效果而言也是基本无效的。

  正确做法是把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结合起来,相得益彰,跑步、跳操、打太极等运动时,也加强力量训练,减少脂肪含量,增强肌肉力量。尤其是对于癌症患者来说,面对其治疗的副作用,如果身体肌肉越多,副作用就会越少。另外生存率也越高。

  ×有病有伤,放弃运动

  运动是全身的锻炼,有时你脚部受伤可能是腰部力量不够,而腰受伤很可能是肌肉力量不够。老年人最怕摔倒,养好了骨伤后,最后让老人送命的往往却是长久不动的心肺衰竭。

  有癌症患者因为治疗的副作用导致关节疼痛,还有不少中老年人膝盖、关节情况不太好,结果其中有的人干脆直接“歇菜”,与运动彻底绝缘。长此以往,身体状况会越来越差。

  正确做法是针对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人,应找医生或专家开一个运动处方,“量力而行”地动起来。

  ×集中火力一口气运动

  如今为工作和生活忙碌的人太多了,很多人都抽不出时间运动,特别喜欢集中某个空闲时段拼命运动,集中锻炼。但既然“运动是良药”,就会“是药三分毒”,无论是常人还是慢性病患者一下子高强度锻炼45分钟以上都不可取。

  专家建议,平时人们完全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运动锻炼,跳绳姿势原地跳十几下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有氧运动。

  ×癌细胞一运动就扩散

  癌细胞其实在人体血液里一直循环,动与不动都是这样。但是运动会带来血液中氧含量的增多,帮助“杀掉”癌细胞。药物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反而是运动与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改变的力量更强大。即便是正在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同时进行运动,疗效和生活质量也会有提升。 吕大霖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